臨沭房產網,臨沭房產
近日,臨沂壹粉劉女士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報料,她在臨沭縣河東岸樓盤購買的房屋,樓前樓后存在高度差,不少業主希望開發商能將樓后的落差填平。
由于樓前樓后地面存在落差,單元門入口建在了負一層,臨沭縣史丹利·河東岸樓盤的業主要想到樓前廣場活動需要“登高”。
快交房了,發現入口在負一樓
劉女士介紹,她在2018年5月份左右選中了史丹利·河東岸二期一套住宅,當時這里是臨沭縣在售價格最高的樓盤,她和家人看中了這里的地理位置以及人車分流、公共綠地面積較大的樓盤規劃。該項目原定于今年12月20日交房,主體封頂時她也曾去現場看過一次,那時一期項目已經交房,看到一期住戶進大門后穿過樓棟間花園般的綠地廣場入戶,她很期待二期交房后能享受到同樣的居住環境。
那次到建設現場查看時,因為有施工圍擋遮蔽以及地面還未清空整理,劉女士表示,他當時并未留意她選中的單元樓入口設置情況,直到10月初圍擋全部拆除后,入戶地面進行清理時才發現最北側的4棟樓入口是在負一層,位于樓后的入口地面比樓前矮了近3米。
“負一避光陰冷,哪有把入戶大廳放在負一層的房子?”“從家里出來到樓前廣場還得費勁爬臺階才能上去。”“合同說是地上17層、地下兩層,這不就變成地上18層地下一層了?”不少面臨同樣的情況的業主說,還建了業主群。
從樓后到樓前,還得爬個大坡
劉女士所在的業主群有200多位業主,他們討論的結果是希望開發商能夠把樓前樓后的高度差填平,將入戶大廳改成跟其他樓一樣放在一層。
10月2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前往臨沭縣史丹利·河東岸樓盤探訪了解到,該樓盤開發商為山東史丹利景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史丹利地產”),劉女士所說存在高度差的單元樓為1、5、8、11號樓,由西向東并排位于樓盤最北側,約有370套住宅。
受訪業主高先生表示,入戶大廳在樓北,本來就背陰,前后存在高度差后,入戶通道容易積水積雪不說,老人小孩要想到廣場上活動還得爬坡爬臺階。除此之外,還有業主表示忌諱樓高18層,其看中該樓盤就是因為不論從總層高還是地上層高都繞開了18層,并且這個小區繞開了4、14這些業主比較忌諱的樓號,沒想到結果入戶大廳放到了負一層地上層數變成了“18”。
有業主認為,史丹利地產原本是想把入戶大廳放在一樓,但可能是預留的上坡距離不夠或者是影響最東側的商鋪,就把這幾棟樓北側挖低,入戶大廳改在負一層。
多方參與協商,給出三套解決方案
史丹利地產一位參與協商處理此事的工作人員介紹,涉及的4棟樓原規劃就是負一層入戶,至今未更改過規劃;地上層高17不是說從樓前地面或樓后地面算起,從專業角度講“地上17層、地下兩層”的表述沒有問題,業主對“地上”的計算方式有偏差。除此之外,該受訪者還表示,史丹利地產從始至終一直與業主保持溝通,并抱著積極解決的態度,比如業主如果退款他們還可以免收違約金。
30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臨沭縣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住房保障中心、史丹利地產向業主作出最終答復,給出三套處理方案:一是改規劃,如果全體業主同意則修改規劃將入戶單元門改到一樓;二是退房,繼續按規劃設計施工,如個別業主不能接受現狀,可以按原價辦理退房并給付相應利息;三是換房,按照同等樓層、同等戶室的原則按照簽訂協議的先后順序選擇置換史丹利地產在河東岸樓盤北側開發的另一項目,置換房屋單價按照當時購買河東岸樓盤單價計算,總房款多退少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邱明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