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律師收費標準、房產律師收費標準v
打房產官司很麻煩,準備請律師卻擔心律師費用問題,心中很矛盾,自己去打官司吧,可是不懂法律知識和法律規定,就像爛尾樓退房退錢房產糾紛、爛尾樓延期交房的房產糾紛、爛尾樓導致好幾年無法辦理房產證的房產糾紛、爛尾樓開發商違約索要違約金相關的房產糾紛案件,這些案子打官司的話,需要直面開發商,我們業主本來就不擅長打官司,再加上“對手”是實力雄厚的開發商,業主自己去打官司的話,心中更沒有底氣了。如果請律師的話,又擔心需要承擔的律師費是一筆巨額費用,自己難以承擔,于是很多業主就陷入一個兩難境地,下面針對大家想要了解的房產糾紛請律師一般多少錢?跟開發商打官司很貴嗎?這兩個問題,我們下文詳細說一下。
擔心律師費很貴的,只是因為自己不了律師收費的標準,律師不會漫天要價的,是受到社會和相關部門共同監管的,一般律師代理費是糾紛目標的3%-10%,如果案件標的很高,也是可以低于這個比例的。
同時,律師費用問題是一有彈性的,比如你請一個普通律師比請一個國內知名房產律師,那律師費肯定是前者收費比較少;如果你請一個當地律師比請一個外地律師,那律師費肯定是前者收費比較少;如果你請一個小縣城的房產律師比你請一個北京、上海的律師,那律師費肯定是前者收費比較少。另外,律師收費律師費還會考量其他因素,比如案件的難易程度、律師或將承擔的風險,當然也會結合考慮委托人本身的經濟承受能力。
所以,你打房產官司,不要聽別人說律師是如何收費的,你得跟律師溝通案情,律師會根據你案件的綜合情況給你報價律師費,具體確定金額是委托人與律師協商的結果。所以你要先讓律師了解你的案子,以及你個人的經濟情況,這樣律師報價律師費出來后,你再多方考量,看看這個律師費用自己是否可以接受。
那天遇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個網友說,他委托了當地的律師去辦理他的爛尾樓延期案件,最后開庭調解的時候,自己請的律師竟然隨著開發商請的律師的調解思路一步步妥協,最后的時候被他自己否決掉了,開完庭,自己的律師還勸起來他了,說這個結果其實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他自己心中都覺得很搞笑:如果是這個維權結果,自己根本不必大費周章地去打官司了,更不會花錢去請律師。我問他為什么不請個外地律師,他說他也了解過北京兩高律所的胡國慶律師,后來周邊的朋友和親人認為北京的律師“貴”,所以這個想法就直接放棄了。
這就是“偏見”了,知名律師不是因為“貴”才知名的,而是因為“勝”,勝訴案件眾多讓這位律師在行業內知名。比如上面這位網友的案件,是很適合走集體維權道路的,因為爛尾樓導致的無法辦理房產證的肯定不只是他一位業主,遇到同樣情況的同房產項目業主,應當聯合起來集體維權打官司,這樣大家很擔心的律師費問題,更不會存在“無力承擔”的難題了,同時集體訴訟的律師費還可以請到一個行業內知名的律師,甚至是律師團隊,大大增加自己訴訟維權的底氣。
所以,不要聽別人說房產糾紛維權請律師一般多少錢,不要輕信跟開發商打官司很貴這種謬論,法治社會依法維權,先跟律師溝通案件詳情,律師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一個更合適你的訴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