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房產-山東房產公證費用收費標準
5月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負責同志等介紹高效辦成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情況。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仲紅波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具體辦理時,須向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縣(市、區)提出申請,根據戶籍、房產、居住、就業情況,區分不同類型,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對申請者材料信息審核后確定就讀學校。這就需要家長在給孩子報名的時候,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特別是戶籍和居住方面的信息,一是出于就近就便安置入學兒童的需要;二是為了合理規劃并有效使用現有教育資源;三是為了切實維護教育公平公正,讓每一所學校的錄取都有據可依、有規可循。
之前采取線下報名的方式,家長很不方便。一是準備材料較為繁瑣,臨時要跑多個部門開具證明材料;二是有時材料準備不齊全,需要往返多次。
仲紅波介紹,此次改革,一是變線下為線上,實現了辦理“少跑腿”“零跑腿”;二是變家長主動提交紙質材料為系統自動調用電子材料,免去了找證明材料上傳的麻煩,實現了辦理“少證明”“零證明”。
仲紅波介紹,我省開展這項改革的意義價值,一是惠及群體面廣量大。近年我省義務教育年招生量均在250萬人以上,特別是2023年達到307.8萬人,惠及群眾面廣、受眾群體量大。二是實現便民惠民。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打通數據接口多達11項,除了在學區內擁有房產和戶籍家庭無須上傳任何證明材料外,其他特殊類型入學群體網上提交證明數量由平均4件次減至1.5件次、下降了62.5%。三是維護公平公正。大數據手段提取和核驗報名信息,減少了原來人工審核紙質材料的誤差,讓“假證明”再無可乘之機。同時,報名錄取情況后臺自動記錄,整個招生過程都有據可查,增強了招生的規范度和公信力。四是具有推廣借鑒價值。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改革站在群眾視角,規范服務流程、強化數字應用,特別是在居民政務數據信息貫通使用方面創造了一定經驗,操作性強,可供其他改革事項借鑒、移植、推廣。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