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點房產,啟點房產門頭圖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海外購房,投資房地產,根據美國凱斯席勒美國房價指數顯示:中國房地產連續四年是最大的海外買家。但是,國人對于海外房地產并不是完全了解,經常會陷入買房坐等房產升值、不了解美國高昂房產稅收政策、以為在美國當房東很輕松等誤區。
但實際上,在美國,買房容易養房難,特別是現在美國房產已經進入最高點,海外買房就更得謹慎了。
01 美國房東不好當
誤區一:以為買了房就可以坐等房產升值,殊不知,美國房產已經到了最高點。
2008年,美國遭遇金融危機,從而導致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美國房價在這一年也跌入低谷。但是從2012年開始,美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修復階段,房價在2017年再次升到金融危機前的高點。
但2017年以后,從上面這個表格中不難看出,房價已經趨于平穩,升值空間很小。紐約、華盛頓、圣地亞哥、邁阿密等幾個美國大城市的房價(學區房)在2017年的漲幅都比較小,甚至紐約和華盛頓還在下降。
比如一個朋友4年前在美國最宜居最看好的城市——圣地亞哥的Camel Valley買了3000尺(約300平方米)的學區房,當時房價為80萬美元,現在已經漲到了130萬美元,漲幅達到了63%,而這樣的價格已經到了美國房地產的最高點。
誤區二:不了解美國高昂的房產稅收政策。
相信國人都知道,在國內買房不需要繳納房產稅,但與之不同的是,在美國每年都需要征收1%—3%的房產稅(每個州標準不同),甚至學區房比普通房產的房產稅還會高出2-3倍。比如邁阿密一棟70萬美元的優質學區房,每年需要繳納1萬美金(約6.4萬元)房產稅,如果停止繳納,美國政府將有權對該房產進行處置。
小編有個朋友最近剛剛賣掉圣地亞哥學區房,他在賣房當中,承擔了6%的房地產經紀費(買賣兩邊各3%),按照130萬美元的價格計算,他需要承擔7.8萬美元的房產經紀費。另外他還需要承擔圣地亞哥所屬加利福尼亞州的賣方交易稅0.11%(每個州不同,約在0%-3%之間),約1,430美元,一來一去,約8萬美元就這么沒了。
誤區三:以為在美國當房東和在中國當房東一樣輕松。
看過了國內瘋搶學區房、買房者為各種房產稅煩惱的場景,再看到國外賣房者承擔房產稅、房地產經紀中介費、契稅、交易手續費等場景,是不是想去美國買房了?別著急,需知道,在美國房主并不是那么好當的。
在美國,因為人工成本高的原因,房主需要支付各種物業管理費、房屋維修費,草坪修理費,甚至水費電費等。
不僅如此,如果你把房子租給別人,為了保護房客的利益,房主有義務提供可居住住房,而且還必須符合當地衛生標準,比如冬天供暖等等。即使出現房客不交租的情況,房主也只能通過法律程序將其驅逐,如果不熟悉當地法律,還有可能淪為被告。
怎么算,這都是一筆不劃算的買賣。因此,不論是學生公寓還是住宅小區,美國的房產租售比都大致相同,也就是說有很大一部分美國人都是租房子生活的。
另外,美國人也很少全款買房,基本上都是通過銀行貸款,之后靠每個月收取的租金就可以付掉房貸和利息,甚至還有結余。
也就是說,在美國,利用銀行貸款可以做到“以房養房”。
02 美國房東新玩法
當海外房產沒有升值空間、還需要繳納高額房產稅,同時兼顧著一堆瑣碎事兒,你還愿意去海外買房投資嗎?
如果都是這樣,小編我是不樂意的,畢竟投入產出比太低,除非有專業的團隊進行打理并且能獲取不錯的收益。類似啟點這樣專業的團隊,曾在美國一二線城市買過幾十套房子,甚至一整條街,在2002就已經探索過地主模式?,F在為了方便投資者,啟點提供了房產金融產品,為投資者免去選房、買房、繳稅、房屋維護等種種麻煩。
啟點房產投資進化模式
畢竟,按照美國房產的現狀,不論是短線炒房還是作為房東,都不是一個絕佳的選擇,除非海外購房的目的是為了自住。若是為了投資回報,更應該考慮投資學生公寓、白領公寓、度假酒店這種公寓類型的房產,至于具體怎么投資,咱下次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