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房產權、商住房產權40年到期又得花多少錢?
現在很多城市住宅限購,因為大家就把目光轉向了公寓,因為只有40年產權的公寓不限購,可以隨便買。但是40年產權的公寓房到底值得購買嗎?
商住,一般美其名曰酒店式公寓或者雙層LOFT,長著住宅的樣子,實際上產證的土地性質是辦公或者商業,土地年限40年或50年(也有可能70年),說白了,它是在商用、辦公用的土地上蓋住宅,是開發商打的政策擦邊球。它在我們專業房產投資者眼里根本不屬于住宅體系,可以放到跟商鋪,車庫,一個體系。
商住的常規缺陷誰都知道的那些問題
環境及配套差
按照建筑基礎規范,商住樓用的是辦公商用標準,所以,通風、采光和隔音條件都會差。普通住宅一梯三戶,商住一般是兩梯10多戶,且容積率高。這樣的條件勢必造成居住體驗差,大多為租戶,折舊率損耗率高,影響轉手。
我們買房子不是只買房屋本身,還有房子附帶的城市配套、資源、環境,甚至圈層。而商住是不能落戶的,不能落戶同時意味著沒有學區,享受不到任何附加資源和城市認可度。而且小房子大部分的剛需客都是剛來這個城市定居的年輕人,如果不能落戶,接盤俠又少了。
居住使用成本高
商住房里,只能用商業水電,水電費比正常高2倍;物業費也比正宗住宅高2到3倍。而且里面不能通燃氣,排煙通風也不好,做飯比較麻煩,沒有陽臺,無法晾曬,生活不便。
金融杠桿低
商住房的產權,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銀行最多貸款5成,最多貸10年,利率上浮10%+,還不能用公積金貸款。
所以,雖然看起來價格便宜,但每月的還貸壓力其實蠻大的。以上是常規bug,隨便問一個略懂房市的都能說出來,這些是導致商住公寓無人承接的重要原因
我就是非要買不是不可以
哪類的公寓可以買?粗暴說個答案吧,在你有余錢,也沒有購房資格前提下,在一二線城市:
實際年化7-8%租金回報的商住,可以買;(絕不是開發商承諾的包租)對比旁邊住宅,價格打五折的商住,可以考慮;旁邊必須有科技園、信息港、金融街等高收入群體聚集的產業園;旁邊必須有步行可到達的地鐵和交通樞紐和綜合商業體;
如果你看完以上分析,還是覺得自己就是非買不可,那一定要謹記:
買公寓,我就只考慮收租金,永不考慮賣出,因為房價基本不咋漲。就算漲了,大頭都是繳稅的,剩下的小頭才是我的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