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介有底薪嗎(房產中介有底薪嗎知乎)
記者 | 周姝祺
編輯 |
日前,數據機構極光大數據發布《2020房產經紀行業和購房市場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房產經紀工作與生活狀態進行了詳盡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房產經紀工作受阻,帶看量和成交量相比去年同期急劇減少,同時薪酬收入大幅縮水,部分房產經紀通過縮減消費支出或者承接兼職以渡過難關。
李磊是北京房產平臺我愛我家的一名中介,他此前所干的工作和銷售不沾邊,但現在已經轉到這行有四年了。
他向界面職場透露,這次疫情對中介們的打擊非常大,最直接的沖擊是看房量和成交量的急劇減少。在過去,他一個月成交十二三單是正常數量,但受疫情的影響,一個月基本只能成交三到五單。
據極光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2020年2-4月)超七成的房產經紀帶看量少于10組,22.9%的經紀人沒有簽單。而去年同期,帶看量少于10組的房產經紀占比不到20%,沒有簽單的僅占5.9%,疫情給房產經紀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房產經紀行業高度依賴線下帶看促成交易,但由于防控疫情需要,中介很難帶客戶了解房子情況,超80%中介認為疫情對房產經紀行業影響明顯。此外,相對于規模較大的全國性大型經紀公司,城市小型經紀公司由于規模受限,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受到此次疫情的沖擊更為顯著。
“(北京)小區看房都不讓進,就只能給客戶看照片。”李磊告訴界面職場,“客戶如果租了房還搬不進去,也沒有辦法通融一下。”
此次疫情給李磊帶來了慘重的經濟損失。據了解,超過一半的房產經紀的薪酬結構為底薪加業績提成,約45%是沒有底薪僅有提成,并且受城市等級、各房產經紀公司規模、營銷策略、工資結構等方面的影響,房產經紀的底薪范圍較廣。高線城市的房產經紀底薪大多為2000-4000元,而低線城市的房產經紀底薪更多在2000元以下。這意味著中介的收入基本上是依賴成單量。
李磊表示當時公司大部分人都沒有單子,疫情嚴重的時候他薪水每月只有2000元左右,而往年他每個月可以拿到上萬。
數據顯示,超八成的房產經紀在疫情期間收入減少,其中超過30%的房產經紀收入減少了三成以上,僅有14%的收入沒變化或有所增加。同時,受收入降低的影響,超六成房產經紀減少每月消費支出,其中約五分之一的房產經紀減少了超過30%以上的消費支出費用。
為彌補疫情期間的經濟損失,部分中介選擇兼職工作,主要是做小生意、工廠臨時工、送貨/跑腿、開網約車等,承接的工作時間要求相對較為寬松零碎,適合房產經紀可隨時調整回主職工作的狀態。
“平時哪有空余時間去做兼職,做銷售忙得不可開交,現在疫情來了,沒有客戶看房,只能先做點零碎的兼職工作補貼家用,但也是挑那種時間比較自由的,可以來去自如,要不然客戶來了怎么辦呢?”一名房產中介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為減輕疫情對工作的影響,許多中介青睞使用各類線上方式拓展業務,包括利用安居客等房產平臺拉新客戶、電話聯系客戶、通過微信社交平臺和短視頻等渠道發布房源信息等,采用線上無接觸的方式,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能加強與客戶的聯系。
隨著疫情逐步控制,房地產行業也在逐漸復蘇。李磊介紹,到五六月份的時候北京的房地產行業才基本恢復了正常,到現在已經和往年沒有了太大的不同。
很多人對房產經紀的印象停留在“坑人”、“學歷低”的刻板印象。但根據極光的統計數據顯示,他們的學歷中等偏上,大專學歷占四成,本科學歷人數有近30%,另有3.2%是碩士及以上學歷。
房產經紀選擇從業主要是認為房產經紀行業收入不錯、有利于個人成長、就業機會多等。不過他們也面臨諸多職業困惑,比如從業精神壓力大、競爭性較大、收入和工作時間不穩定等。20%的房產經紀表示工作中難以得到客戶的信任以及外界的尊重。
(應受訪者需求,李磊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