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產經紀-美國房產經紀人執照好考嗎
前一陣子,大家都在對重慶某高檔小區物管經理毆打業主的事口誅筆伐。巧的是,筆者幾年前在重慶工作時租住的就是這個小區,印象里小區物管的服務還是很細致用心的,沒想到短短幾年已經物是人非。
不過中國物管最多也就是和業主鬧點糾紛,為了多收點物管費不擇手段,這與美國的物管公司完全不在一個層面,美國物管的霸道絕對讓業主不寒而栗。
一個在中國某房地產公司上班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正在和美國的一家物管公司打官司。
原來,這家房地產公司多年前曾在美國開發了一個公寓項目,總共也就六百多套,對這家當時年銷售額超千億的房企來說,這項目也就是個小盤,當年只是為了所謂進軍全球市場做的試水。
不曾想,這個項目自打啟動就風波不斷,這和開發商不熟悉美國地方法律法規,不熟悉消費市場,更沒有國內的上下游供應鏈支持有關。房子建好多年,只賣掉了六分之一。
按照當地的法律法規,不管房子有沒有賣出去,都要給物管公司繳物管費,當然,沒賣出去的房子物業費由開發商繳。
從去年開始,朋友供職的房產公司遇到嚴重的現金流問題,開始頻繁進行內部調整,降低運營成本,那些海外公司和項目也就開始頻繁更換管理部門與領導,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項目沒有具體負責人,那個美國項目也就成了被遺忘的項目之一。
就在幾個月前,房產公司收到了美國來的律師函,要求支付拖欠的物管費。老實說這點兒欠款在動輒幾億、幾十億的海外到期債比起來,根本就不叫事,自然也沒人搭理。
于是兩個月前,房產公司收到地方政府的信函,告知他們因為長期拖欠物管費用,已經有多套房產被物管公司拍賣,用以沖抵欠款。
房產公司高層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連忙安排人去美國調查和協商。去了方知,市價近百萬的房子,拍賣價格還不到十萬,以至去的人都懷疑,這些房子是不是全讓物業公司內部的人買走了。
對這個情況,一個美國的房產經紀告訴我,美中物業管理公司的主要差別就在于獨立性上,中國很多物管公司屬于開發企業投資設立,甚至本身就是開發商的職能部門,這種從屬關系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美國的物管公司與開發商完全分開,甚至大部分州都禁止開發商涉足物業管理行業,而二者的管理機構、協會組織也完全不同,這使得物業公司與開發企業有著天然的制約關系。
但如果認為物業公司完全站在業主一邊,那也是大錯特錯。如果房主不繳納物業管理費用,其后果極其嚴重,物業公司是有權收回房屋所有權的。換言之,物業公司把開發商的房子進行拍賣,沖抵拖欠的物業管理費用在美國是完全合法的。
為什么零八年美國次貸危機,很多白領失去房子變成流浪漢?還不起銀行貸款,房子被銀行收回的不少,還有很多是因為拖欠物管費用,房子最后被物管公司處置的。
另外,美國的物管公司還有很多特殊的權利,比如可以決定小區內房屋出租的比例,甚至裁決業主的房屋是否可以外租。同樣,業主在自家房頂架個衛星天線,也要物管公司同意;砍自家院子里的樹,不修剪草坪都可能被物管公司罰款等等。
在這一點上,美國的物管公司更像是社區警察,業主哪敢惹?中國的物管公司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