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房產(淮北市房產管理局官網)
作者:子非魚
01
真金白銀鼓勵購房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大話西游中的這句話,可以作為當下樓市現狀的注腳。
而將這句話詮釋的最徹底的城市,當屬最新發布救市大招的淮北市。
淮北市是安徽省下轄的地級市,GDP僅1200多億,常住人口不到200萬。
面對失落的樓市,面對成交量的下滑,面對不斷流失的人口,面對商品房超長的去化周期,面對眾人對樓市不再青睞有加,淮北市政府作出決定,花錢請人來買房。
根據財聯社報道,安徽省淮北最新公布樓市政策:
今年4月30日-5月4日春季房展會期間,個人或家庭購買首套新建商品房可獲最高不超過6萬元獎勵,非首套可獲不超過4萬元獎勵;購買新建非住宅商品房,也可獲最高不超過3萬元獎勵。此外,本地、外地居民或企業在房展會期間購房,還可享受財政獎勵、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和開發企業補貼。
盡管淮北市政府強調,該政策僅在房展會期間有效,但花錢鼓勵大家購房的舉動,還是揭開了淮北乃至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樓市的遮羞布。
尤其是政策規定,無論本地人還是外地人,無論購買首套房還是二套房,無論住宅還是非住宅商品房,都會給予鼓勵。
如此難看的吃相背后,是淮北這座城市資源枯竭、人口流失、房產過剩的。
02
資源枯竭城市的樓市之痛
如今的淮北樓市是個什么現狀?
據星空地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
截止到3月31日,2022年1-3月,淮北市住宅累計成交4063套,同比減少937套,同比下跌18.74%;成交面積累計47.28萬㎡,減少11.28萬㎡,同比下跌19.27%;成交總金額33.67億元,同比去年減少11.67億元,下跌25.76%;成交均價7122.52元/㎡,減少623.15元/㎡,同比下跌8.05%。
另外,據淮北市官方房地產披露的2021年年末數據顯示:
1、2021年年末,淮北房價為7192元/平方米,同比增長了8.05%。
2、2021全年,淮北新房銷售累計303.8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了13.38%。
表面上看,淮北市去年全年銷售情況還不錯,但,和大多數城市一樣,全年銷量拉升主要是上半年快速增長的結果,下半年持續下滑,行情冷卻一直到如今。
更為關鍵的是,即便2021年淮北市商品房銷量有所增加,依舊沒有改變這座城市房產嚴重過剩的局面。
淮北市住建局數據顯示,2021年年末,淮北市新建商品房庫存427.79萬平方米,去化周期23.5個月。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庫存382.21萬平方米,去化周期23個月。
非住宅商品房庫存45.58萬平方米,去化周期28.5個月。
換句話說,淮北市的住房與非住房,即便不再增加供應,按照現在的銷售速度,需要賣上兩三年,才能消化掉。
可嘆的是,淮北市人口持續流失,這么多房子,很難賣出去,也不知道賣給誰。
人口不斷減少,是淮北樓市嚴重過剩的根本原因。
去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淮北市過去十年(2010至2020年)常住人口減少了14.4萬人,是安徽省十個人口減少的城市之一。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安徽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
另外,根據淮北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21年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年末,淮北市常住人口規模為197.4萬人,戶籍人口218.5萬人。這意味著,至少有21.1萬淮北當地人背井離鄉,到他鄉去尋找生活。
人口為何流失?當然是經濟不行,要是在家鄉能賺到錢,誰愿意離開故鄉。
淮北和安徽另一座城市淮南很像,都是資源型城市。兩座城市都因煤炭而興盛,也因煤炭而衰敗。
衰弱的原因也大體一致。
淮南并非因為資源枯竭而衰敗,事實上,根據《淮南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淮南累計查明煤資源儲量138億噸,按照目前的年產量計算,淮南的煤炭還能再挖240年。
淮南人口流失、經濟衰弱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產能控制,煤炭產能控制之下,淮南不少煤炭企業關門撤退。整個煤炭產業遭遇重創,而前期由于資源型城市的通病,過度依賴煤炭以及煤炭衍生出來的電力產業,沒能好好備份其他產業,導致在緊急關頭無以支撐,才有了2014年淮南GDP的負增長(-0.4%)。
而淮北市,也因為煤炭產能調整以及此后不斷對環境加大投入治理資金而衰敗。
公開資料顯示,建市60多年來,淮北市累計生產原煤11億噸。此外,根據淮北市政府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探明煤炭礦產地52處,煤炭資源保有儲量48.80億噸。
相比于淮南,淮北市的存量小得多,但還算可觀。不過,淮北市在2009年已經被國家評定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根據南方都市報披露,淮北煤炭鼎盛時期,煤炭工業對其經濟的貢獻度高達80%。后來,煤炭資源枯竭、產量下降、產業結構單一等因素疊加下,淮北經濟日漸衰退。
如今的淮北,已經淪為需要幫扶的對象。在去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安徽省淮南市、淮北市、亳州市、六安市、阜陽市、宿州市、蚌埠市被欽定為被幫扶對象,它們與幫扶城市的對應關系是:
上海市閔行區幫扶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區幫扶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賢區幫扶安徽省亳州市;
江蘇省南京市幫扶安徽省滁州市;
江蘇省蘇州市幫扶安徽省阜陽市;
江蘇省徐州市幫扶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幫扶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寧波市幫扶安徽省蚌埠市。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不斷挖煤產煤帶來的環境破壞,以及之后對環境的治理,耗費了淮北市大量資金。
數據顯示,淮北市因采煤沉陷的土地多大41.6萬畝。
多年來,淮北市累計綜合治理沉陷地20.6萬畝,治理率為50%,投入治理資金150多億元,累計搬遷村莊498個。
煤炭主業衰弱,同時又沒有像樣的備份產業,雙重因素疊加下,淮北人口大量外流。于是就有了我們看到的景象,過去十年常住人口減少14.4萬人,才有了房子過剩,賣不出去的后果。
03
三四線城市的遮羞布被拉下
淮北面對的人口流失、房產過剩問題,其實是當下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共同的難題。
人口方面,我曾梳理過所有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結果發現,全國有149個城市(自治州、盟)常住人口減少。
這149個人口減少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其中東北地區占了33個,中部地區占了47個,西部地區占了55個。東部地區只有14個。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房產過剩方面,根據克而瑞披露的2月末數據顯示,三四線庫存壓力穩步增長,同比上漲12%,在不同能級城市中居首,且漲幅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的商品房去化周期也在不斷被拉長。目前三四線城市的整體去化周期高達23.25個月,遠超住建部劃定的12個月安全。
在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失,房產過剩的背景下,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已經逐漸失去金融屬性。
這種背景下,包括淮北在內的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除了真正的剛需還可以買,投資根本無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