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房產_昌明房產電話唐山市古冶區
引
言
經歷過親人離世、精神抑郁、創業失敗,走遍高山低谷后,40歲后的王斌最想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內心的安定。他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地試錯,尋找本心的過程。就像電影《心靈奇旅》里的22號靈魂,歷盡千帆,終于在房產經紀人這份職業里,找到了自己的“火花”。
“看來房地產真的不行了,老總都跑去當房產中介”、“副高職稱去賣房子,真的屈才”……今年5月,社交平臺爆出鏈家經紀人王斌的個人介紹,不少大V借著中年危機的焦慮、職業身份變化的獵奇,把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看到新聞,身邊同事才知道,原來入職1年的王斌,以前是一家三甲省級建筑設計院的建筑設計工程師,獲得過副高級職稱,在地產公司做過項目總。
▲王斌轉行的事引發網友討論
近日,騰訊新聞《不可擊倒》欄目聯系到我們,采訪和拍攝了王斌的個人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
不可擊倒騰訊新聞,贊36
1
人各有志
1999年,我考上大學,專業是土木工程。最早這個專業叫工業與民用建筑,我自己喜歡建筑這個方向,找工作的時候大家也比較崇尚設計院,希望做一個建筑設計師。
對于70、80后群體而言,大基建是個風口紅利,誰在報考的時候選這類專業,誰就拿到了躋身中產階級的通行證。2003年大學畢業,我也成功進入設計院,成為了一名建筑設計師。
在工作的第一個5年里,我始終覺得這個職業,帶來了很強的滿足感。2013年,我從事設計工作十年了,已經有資格去考高級工程師職稱,經過計算機和英語考試,我寫了兩篇省刊論文,順利拿到了高級工程師職稱,相當于現在大學的副教授。
其實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我的職業生涯順風順水,站在一個時代的風口,做著體面、高薪的工作,但是十年來積累的情緒、成長后對人生的思考,總會讓你對未來的選擇不斷搖擺。
我慢慢發現這份工作是一個流水線,十年下去是這樣,二十年下去也還是這樣,我對這個職業已經沒有熱情了。我們自我調侃就是高級民工,不停地在做同一件事,曾經向往的、喜歡的都會被時間打磨成另一個樣子。
建筑設計不是創意的落地,它更是嚴謹的計算,是公式的無盡推演。大部分的結構設計工作相對是比較枯燥的,創造性可能幾乎沒有。
由于工作時長太長,設計一套圖的過程中基本沒有什么休息時間,如果一個工程接下來,拿到這個項目以后休息日就很少,周末也不能休息,家庭也照顧不到了。
前期我可能只是抱怨,或者因為人的習慣性依賴沒有下定決心離開這個行業,2016年,我母親還有幾個好友的離世,成了壓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一年的感覺就是,從來沒有離死亡這么近過,以前沒參加過葬禮,幾次朋友和親人的離世,參加的幾場葬禮會讓我思考很多事情。母親的離世讓我很愧疚,沒有多多陪伴她,朋友的離世讓我思考自己的現狀,甚至可能會上升到哲學的一個層面: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我覺得在設計院一眼望到頭的生活,肯定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最終,我還是提出了辭職,那一刻感覺應該是石頭放下來,我能很清楚地分辨,大家人各有志,這個鐵飯碗不適合我,不代表不適合別人。
2
屢次試錯
辭職以后在家待了一年半。在家時,我看了一部叫《西部世界》的美劇,看完以后我又在想人生到底是什么,我們是不是一直在重復做著同樣的事,就是一個跳不出來的NPC。
最終,我從歷史中吸取經驗,從原始社會茹毛飲血,到現在科技這么昌明發達,我們使用的唯一工具其實就是試錯,人類就是通過不停地試錯才能獲得今天這些科學成就,所以我發現一個事是錯的話,那我就想停下來,至于什么是對的,我再尋找。
2016年,我去一家地產公司做項目總,任命的職位是工程部部長兼總工。地產公司曾經是我的甲方,這些年學到的東西我也能派上用場。
當你離一個產品更近了,這個產品的瑕疵你是親眼可以看到的時候,跟在設計院的時候完全不是一個狀態,因為我知道如果驗收的時候我通過了,事后出了問題我就是第一負責人。
作為一個工程的管理人員,其實抓的就是質量和進度,其他東西我都不去考慮,但老板那考慮的東西就會非常復雜。時間久了我就覺得有些失控,我在意的東西可能別人沒那么在意,別人在意的東西我又覺得不太重要,我會覺得有些失控。兩年左右的時間,這個項目基本封頂了,我也選擇離開了。
后來,我的大學同學創業,我就跟他一起干。但就像《中國合伙人》里的臺詞那樣:“不要和最好的兄弟一起做生意。”由于管理理念上的分歧,我們的合作沒過兩年也散伙了。
這幾次試錯后我才發現,我其實想要一份內心安靜、生活和睦、專心于自己的工作領域。但不管是在地產公司做項目、還是和同學合伙,我總是會發現觀念上的沖突,內心無法寧靜。
那時候我都40歲了,其實很多人到40歲的時候都會思考你真正想要什么的問題,也會產生一些焦慮,被稱作是中年危機。其實我不覺得這是危機,人到了一定年紀,獲得了一些物質,下半生面臨的選擇也多了,你反而不知道如何抵抗不做某些選擇的壓力。你很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一次,但是在這個年齡段,下決定特別難。
3
與人連接
我從朋友公司出來以后,試投簡歷好幾個月,但都不太順利。對方覺得我年紀大、薪水高,很難接受。正好當時房租滿一年,又面臨續約問題,我跟房東溝通得不太順暢,妻子說當時租房找的是貝殼,想再聯系一下那個經紀人。
我覺得這個想法太幼稚了,經紀人肯定不會理我們。事情出乎我的意料,過了幾天續租問題確實是協調下來了,經紀人態度也很好。我跟妻子就商量感謝一下人家,邀請他來家里吃個飯,聊天時我發現這個男孩子跟我之前想象的經紀人不太一樣,他很陽光,說話也坦誠。
之前我認為的房產經紀人就是不專業、低素質的,這個經紀人談吐得體,為我們提供的專業知識也比較全面。那時候我妻子就覺得這個工作不錯,這個男孩子說他們剛好有一個新人培訓,感興趣的話可以申請去聽一聽。
聽完以后我才發現,這個行業已經發展到這么高品質的階段,有這么一個企業推動行業蛻變成這個樣子,真的很讓人敬佩。
來做經紀人,也是想挑戰自己。因為我前十幾年一直是跟電腦打交道,卻不會和人相處,我不能一輩子只做人機交互,我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包括和家人相處、和客戶相處,與不同的人產生連接。我一直想做一個善良、有溫度的人,房產經紀人現在做的就是深入社區,關愛鄰里。
▲王斌與門店伙伴合影
不過,光有心靈上的契合并不夠,從之前的工作再到銷售服務類行業,這個跨度太大了。
入職后我發現自己不懂的太多了,北京這么大,我連東南西北都沒有分清楚,至于小區樓盤更是完全不知道,所以前三個月都在惡補這些知識,也挺痛苦的,因為確實是強記,沒有去過就記不下來。
有些事在未做之前可以預見結果,比如解一道數學證明題,但人生中更多事只能在做中感知。我硬著頭皮習慣這份工作,在試錯中證明職業選擇的正確,也在今年初開出了第一單。
第一單客戶是一個大學老師,才來北京一年,之前在重慶也是通過貝殼賣的房子,但還沒有拿到首付款,因為這個原因,他遲遲沒有看房子,我知道這個信息以后就跟當地的同事了解情況。
去年年底的時候,銀行放款比較緊,我每天都在和同事溝通,他也在跟銀行協調,可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最后客戶也順利拿到了放款。在這個過程中,客戶覺得我比較操心這個事情,他才決定在這邊買房找我。
我帶著他看了50多套房子,鎖定了核心需求以后,就非常快地匹配到了房源,在談價格的過程中也做到雙方信息對等、不隱瞞,最后他買下了這套房子。
印象深刻的是,昌平的同事全程配合幫我。其實這套房子很不錯,他們自己也有客戶,但大家遵從的都是誰著急誰先談,也沒有藏這個房源。
幸運的是,過去十多年學到的專業知識給我的幫助也很大,比如我會知道這個墻是不是承重的,什么樣的層高人是比較舒適的。進到一個小區,我一看景觀設計,就大概能知道小區的品質怎么樣。當時我在設計院的時候,我們跟景觀所有很多合作,所以對景觀這塊比較了解。
進到樓里面,客戶最常看見的就是電梯,我也能根據電梯品牌來評估小區品質,選用的電梯品牌越好,首先安全性就越好,電梯最在乎的就是維保,這些東西都是一分錢一分貨,通過這些細節就能判斷出樓盤大概建設成本是多少錢,好壞也就分辨出來了。這些細節都能反映出開發商在這塊的投入,其他經紀人不一定能有這方面的知識。
一般我聊這些細節,客戶聽到反應都是比較驚訝,也希望你再多講一點,他會覺得你用心,而不是例行公事的帶看,他覺得你在替他挑房子,好像你們倆認識很多年,信任感就這么建立起來了。
4
心安即是歸處
過去,我常駐在工地,沒有人會說一句謝謝你。現在我是在跟很多人交互,別人也能感受到我的付出,大部分人都是善意的,都會發自內心的感謝你。我很感謝有這么一份職業,讓我覺得自己是可以發揮價值又不違背本心的。
▲客戶給王斌好評
現在我上下班時間自由,除了與客戶溝通沒有更多應酬,同事間氛圍融洽,我也可以好好陪伴家人。這就是最好的工作,這也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接受自己的平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一旦你接受了,也并不代表你從此就一蹶不振了。我依然想做好一個房產經紀人,以后去開一家自己的經紀門店。
今年很流行躺平這個詞,我覺得躺平更多是指在目前的工作中選擇躺平,這種狀態要么是你選擇調整好自己,繼續做好這份工作,要么你選擇再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生活方式。
我很感謝自己,在不斷試錯中前行,不后悔每次選擇,因為走過的路最終都成就了我們。我一直相信,人是不應該躺著生活的,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我們應該站起來。
貝殼找房鄭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