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房產產,澳洲房產產權
澳洲9號臺新聞11月21日報道,根據最新的住房數據,澳人現在需要年收入超過30 萬澳元才能輕松買得起自己的房子。
Suburbtrends分析了今年10月的22,000多次房產銷售,發現房價中位數是平均年收 入的9倍。
?該報告采用了國際公認的“中位數倍數”來評定可負擔性,即市場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總收入中位數。
在全球范圍內,3.0的中位數倍數通常被認為是“可負擔得起的”。?
(圖片來源:9號臺新聞)
研究發現,澳洲的中位數倍數為9.1,這表明澳人需要賺取301,769澳元才能買得起自己的房子。
Suburbtrends首席分析師兼創始人Kent Lardner告訴9號臺新聞,這項研究強調, 對于普通澳人來說,擁有自己的住房正變得遙不可及。
Lardner說:“如果你的父母是富有的,那么依靠媽媽和爸爸的銀行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你出生在錯誤的地區,或者你的父母不富有,那么你越來越被完全排除在外, 因為如果你進入租房市場,那么在你花費家庭收入的31%或更多用于租金的同時, 想要存下首付就祝你好運吧。”
根據這項研究,購買悉尼北部海灘地區的房屋所需的中位收入為每年60萬澳元,而悉尼市的西部和Blue Mountains地區為每年28.33萬澳元。
在墨爾本,該城市內東部地區的中位收入為每年42.88萬澳元,Geelong為每年 24.33萬澳元,而Mornington半島為每年27.4萬澳元。
在布里斯班,購買該市南部房產的中位收入為每年33萬澳元,而在黃金海岸為每年 28.25萬澳元。
(圖片來源:9號臺新聞)
Lardner敦促需要有效的政策解決方案,以避免加劇可負擔性危機并拉大不平等差距。
他警告稱,諸如首次購房者津貼和共同產權計劃等策略只會在長期內推高房價,從而加劇問題。
他說:“通過幫助更多的人置業,你可能會得到一時的好處,但一旦停止該政策, 或者如果限制或限定有多少人能夠獲得該政策,那么對其他人來說情況會變得更糟?!?/p>
Lardner表示,政府必須提出一個平衡供應和可負擔性的住房政策。
他說:“政府關注供應是很好的,但我們需要再加入一個額外的要點,那就是可負擔的供應?!?/p>
“建造每套房屋或公寓都在70萬澳元以上是行不通的,我們需要盡一切努力建造50萬澳元以下的住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