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房產網,淘寶房產交易的手續及費用
9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正式成立房產部門,推出“天貓好房”平臺,引發熱議。流量企業對房地產的執念一直不減,此前“平安好房”經過近5年的時間宣告失敗,業務打包拆分,“天貓好房”的誕生能否創下奇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未來三年不賺錢,
所有收入補貼購房者
9月16日,天貓與易居發布戰略合作,聯合推出“天貓好房”平臺。
在“天貓好房”成立暨阿里易居聯合戰略發布會上,“天貓好房”方面表示,未來將幫助房地產企業定制線上房產旗艦店,把3D購技術、直播以及更多金融服務能力與房產行業結合,一起打通線上看房、購房的全鏈路。另外,“天貓好房”至少在未來的3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
天貓和易居還共同發布了“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ETC),提供新房、二手房、特價房和拍賣房四大交易場景,承載房產線上交易過程的多項服務功能。
所謂“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是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支持,承載房產交易過程的多項服務功能,并通過一系列聯盟管理的方法,構建起房源方、客源方和交易服務方共同參與的數字化服務協作機制。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在渠道整合中,將拒絕賺中間差價,只收交易傭金的3%服務費,讓利ETC交易各方主體。
不過,關于線上購房的售后保障服務,“天貓好房”和易居方面暫時未能給出具體的方案。
目前手機淘寶中已出現“天貓好房”頻道,房源類別包括新房、二手房、法拍房,當前線上看房還是以圖片展示為主。
阿里到底圖什么?
目前,在阿里長線布局的流量采買戰略中獨缺了房地產一角。知情人士表示,其實阿里一直想介入房地產行業,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好的機會與模式。
實際上,這并非阿里第一次投資房地產。早在14年前,阿里首次接觸房地產是通過淘寶全資收購主打二手房信息的口碑網;10年前,淘寶將口碑網整合成淘寶房產頻道;隨后,阿里系通過天貓、淘寶兩大平臺開展房源拍賣、特價房銷售業務;2019年5月,阿里43億元投資紅星美凱龍,隨后的8月,紅星美凱龍成立美凱龍愛家,全面布局線下房產中介業務。在線上業務布局上,阿里合伙人還投資了去中介化的互聯網房產服務平臺——大房鴨。
阿里一直在尋找好的進入機會。早在2018年易居在香港上市之際,阿里就以3.9億港元認購易居新股,成為易居的四大基石投資者之一。
阿里+易居VS騰訊+貝殼
一項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規模達到22.3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4年將增加到30.7萬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6.6%。就平臺成交總額(GTV)以及2019年現有和新房銷售以及房屋租賃的交易數量而言,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住房市場。
在“天貓好房”之前,“貝殼找房”的快速崛起似乎證明了房地產中介賽道不僅有機會,而且還有很寬、很長的路。
8月13日,“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正式上市,發行價20美元/股,開盤后股價大漲87%,報收37.44美元/股,市值突破420億美元。
由于人力成本和平臺數字化投入還在建設期成本偏高,貝殼找房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根據招股說明書,2017年~2019年,“貝殼找房”年度營收分別為255億元、286億元和460億元。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272.6億元。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凈虧損分別為5.4億元、4.3億元、21.8億元。2020年上半年剛剛扭虧為盈,凈利潤為16.1億元。
“貝殼找房”目前采用的是ACN模式(經紀人合作網絡,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房源信息共享,各家門店經紀人均可參與到一筆交易中,成交后按照不同角色的分傭比例進行分成。不同于58同城、安居客的流量收費模式,貝殼的ACN模式根據門店營收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多在8%~12%之間。馬化騰曾表示看好ACN模式,稱啟發了自己推動騰訊產業互聯網變革。同時,騰訊也是“貝殼找房”的第一大機構股東,根據最新報道,其持股比例增至16.5%。
如此來看,天貓入局房地產,似乎也可以看作是阿里與騰訊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服務產業領域開展競爭的延續。
阿里入局房地產,
你怎么看?
編輯:李兆穎
審稿:張慧娟
監制:劉志軍
素材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