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灣房產、蘇州灣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為什么要有這篇文章?
近期,接到不少讀者的購房咨詢,很多問題都是關于滸關、高鐵新城、蘇州灣、科技城這4個板塊:
“滸關和科技城,哪個潛力更大?”
“科技城和高鐵新城,哪個學區好?”
“園區上班,買蘇州灣還是高鐵新城?”
“滸關這么多樓盤,哪個性價比高?”
......
很多問題,歸納下來就是,選哪個板塊?買哪個樓盤?
針對這兩個“核心”問題,今天,我們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1我們不搞“地域”,但絕不能忽視它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蘇州購房者的認知里,大概是園區>古城=新區>吳中=相城=吳江。蘇州現在的房價格局,基本也就是這個鄙視鏈的體現。
搞“地域”肯定是不對的,但對于要準備買房的朋友來說,它是全然無意義的嗎?扣心自問,板塊的發展,和背后依托的行政力量,真的毫無關系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修中環,園區是六大區里第一個實現通車的,但今天你看,有的區域沿線還沒有完全貫通——這就是區域能量的差別。
我們不搞地域,但也先別著急忽視它。
滸通、高鐵新城、科技城、蘇州灣4個板塊,就目前來看,都是轄區內極受重視的板塊。硬要分伯仲的話,筆者可能更看好2個板塊。
一個是科技城。新區親兒子,轄區既有的最好的公共資源,已經傾斜了過來,管委會、文體中心、新區實驗的學校,看得見摸得著。最重要的,產業到位了,不是停留在框架,是已經落地的那種。
另一個是蘇州灣。為什么呢?一則,吳江并區之前,就是一個市的體量;二來,相比其他3個板塊,蘇州灣目前價格優勢大,也就是說置業成本反而低,更容易承接市區外溢,人口虹吸能力更強。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看法,不一定對)
作為買房人,獲得信息的渠道千差萬別,對板塊前景的判斷也不盡相同——這都沒有問題,但我們要去主動了解,主動比對,不能聽人一句“這個地方拉了XXX億的投資”,“下一個湖東就是這兒”,就興沖沖殺過去買房了。
有句話說得好,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板塊匹配需求是不是哪里發展潛力大,我們就買哪里?肯定不是。假設你在園區工作,自住需求,買科技城很不方便了——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如果我是周邊的居民,那優先考慮就近板塊。
因為當地人群擁有很強的地緣性,生活圈子在哪里,社會關系就在哪里。你住在蠡口、北橋、黃橋,改善換房,親族鄰里一大家子,那高鐵新城就是你的第一選擇。
如果我是為了小孩上學,首先看的是學區配套。
科技城的“新區實驗”,高鐵新城的“蘇大附屬”,蘇州灣的“蘇州灣實驗”.......哪個是合作辦學,哪個是校區搬遷,哪個的師資力量更強大,都是你應該顧及的重點。
如果我是投資需求,必須避免“高位接盤”。
因為高價板塊,房價已處于高位,相對上漲空間已經很窄了??萍汲?,如今適合投資嗎?短期肯定不適合,板塊已經普遍2.6萬+。蘇州灣呢?適合,備案還有1字頭的,后期還有高價地項目。
如果我是新蘇州人,不在周邊上班,東不靠西不挨,那請先看通勤。
綜合環線、地鐵、到主城的距離等等因素,你大致可以計算出,日常通勤所需要的時間。在星湖街上班,毫無疑問,高鐵新城更方便;在獅山上班,滸關、科技城那就更方便。
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鎖定板塊之前,我們必須考慮,未來在這里生活,我的基本需求能不能得到滿足。
3價格測算,多少錢辦多大事兒有了目標板塊,下一步挑選樓盤。
一個板塊少則三四個,多則十幾個樓盤,讓人挑花眼。所以,算一算價格,看看兜里預算,多少錢辦多大事兒,“排除法”。
假設,你的預算是300萬,首付90萬,四個板塊能買什么?
先說滸通。禹洲嘉譽山,主力戶型89-116平,300萬都綽綽有余。已經拿預售的新澎湃社區,精裝,備案比嘉譽山,整體貴2000元/平左右,最大戶型116平,估算約250萬左右。
其他能夠匹配300萬預算的,分別是:首開金茂熙悅的99平洋房、旭輝寬閱98平的高層、越秀93/99平的高層, 南山楠112平的高層。但是,如果考慮在滸墅關買更大一些的戶型,總價可能就要超出300萬。
換言之,300萬在滸通屬于剛改定位,距離永旺商圈越近,300萬能買的戶型面積越小,反之,越遠能買到的戶型越大。
300萬拿到科技城,選擇面就更加窄了。匹配的房源僅有云棲麓120平內的戶型。至于科技城金茂府,最小戶型,總價也要313萬左右, 景瑞無雙的疊墅“門檻價”也是430萬起。
300萬的預算,在科技城是相當吃緊的。(除非考慮二手房)
高鐵新城在售樓盤不多,不過,300萬在環秀湖花園和芯城匯,基本都可以挑到110-120平的一些位置不錯的房源了。至于建發泱譽,高層2.8萬了,最小戶型115平,超了。
蘇州灣,300萬有點尷尬。
蘇州灣的樓盤,140平方以內的戶型都很好賣, 華潤凱旋門、 蘇州灣天鉑都要靠搶,或者找中介手里的房源加價買——即便手里有錢,但也不一定能買到。剩下的,如北極星的172平、 蘇州灣壹號的大平層,300萬可能就是起步價。
這么盤下來,我們的選擇范圍將進一步縮小。效率提高了,時間節省了,看房自然更精準。
4性價比,“價”重要,“性”更重要價格合適就行了嗎?當然不,房子總歸是要住的。
首先,小區要住著舒服,樓間距怎么樣?容積率高不高?戶型的話,南北通透嗎?面寬多少?幾開間朝南?得房率高不高?設計存不存在硬傷?
其次,如果是精裝樓盤,精裝成本怎么樣?用了哪些牌子?人性化的細節有沒有?最后,物業也很重要,開發商自己的物業?還是托管的?多少錢一個月?
而且,產品好的樓盤往往價格也不低。
舉個例子,科技城金茂府,賣到3萬+了,比板塊均價高出5000元/平,但看看網簽成交,10月簽了77套。為什么?品質好,口碑取勝。
所以,如果你買房就是為了自住,為了改善生活,一定要去多跑售樓處,多問銷售,多看樣板間。
可能你看中的A樓盤,比B樓盤要貴2000元/平,但A樓盤是大牌房企,用的萬科物業,戶型得房率還有80%——這些優點,B樓盤統統沒有,那么2000元/平的差價,就是值得的。
性價比,性能和價格,缺一不可。
5最后,記得找一個備胎記住,現今的蘇州樓市,你是有可能買不到心儀房源的。
特別是一些備案低價盤。華潤凱旋門,年底前還會再拿出一些房源,還有蘇州灣天鉑,據說11月也有住宅加推,價格可能是“18000”。
這種類型的盤,想買的人茫茫多,苦等三五個月,沒搖到號,找誰哭去?
再比如一些剛需盤,像禹洲嘉譽山,你是100%能買到,但倘若搖號比較靠后,沒買到心儀的樓層、位置,你是打算將就還是放棄呢?
所以,在首選樓盤之外,我們一定要留一手,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換言之,再找一個備胎。
等華潤凱旋門開盤太漫長?不妨再看看悅府東、江南華府;
南山楠沒有合適房源了?旭輝寬閱、江南悅府大可做候補;
買環秀湖花園的“1字頭期房”無門?在售2.1萬起的現房了解一下。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多個選項,就是多條退路,備胎不一定用得到,但起碼保證了下限。
?
看到這里,你對于在滸關、蘇州灣、高鐵新城、科技城買房,是不是有了一些思路呢?四大板塊中,你更看好哪個板塊?你買在了哪個板塊?又遇到了什么問題?
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蘇房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