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二手房房產,蕪湖二手房房產過戶費用
蕪湖當下的二手房掛牌量真的很“飽和”了。
僅鏈家的掛牌量,我最新統計的時候總量在接近4.3萬套,更別說整個蕪湖市場體量,只多不少。
今天,我也扒了扒這龐大的二手房套數,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我把這份統計數據整理成文,希望對大家買房和賣房有一定幫助。
賣房業主可以看一下自己區的房產競爭壓力大不大,以便更好地判斷市場及定價。
想買二手房的人也能根據市場,綜合自身考慮地段、價格、面積段等因素。
主城仍是大頭
整體利好買房市場
首先來看各個區的掛牌量。
7區中,鏡湖區依然是二手房最活躍的區域,以1.3萬套掛牌量高居榜首,占比30.52%。其次是弋江區,1萬套左右,占比24.1%,這兩個主城區的掛牌量總計占到5成。
主城區的鳩江區以23.22%房源量緊隨其后,和弋江區其實不相上下,在此之后距離主城較遠的無為在10%左右,剩余區域掛牌相對更少。
統計時間2023.7.19
價格上,80-130萬掛牌房源最多,達到33.26%。然后是130-200萬和80萬以下的區間,占比都在25%以上,但都不到30%,其中最少的是500萬以上的房源,只占比0.45%。
至于面積段方面,依然是剛需和剛改的天下,70-130㎡面積段之間的房源掛牌量占比60%以上,150㎡以上適合高端改善型的二手盤還是較少。
對應面積段,蕪湖所有掛牌中的兩房和三房總共占了八成多,其中三房接近49%,兩房34.32%,我看了下,基本上每個區都以這兩個戶型為主。
過去,兩房受市場和開發商青睞。后來隨著時間推移,三房成了主推,不過經過時間浮沉,現在看來,二手市場主力戶型仍然是兩房至三房。
總結來看,蕪湖目前的二手市場房源活躍在鏡湖區、鳩江區和弋江區三個片區,兩至三房數量多,五房以上相對稀缺。
整體市場更利好買方,選擇豐富可貨比三家。
賣方的競爭對手龐大,而剛需買房的人,如果想要上車價優地段好的房子,可以多跑幾個區踩盤對比,說不定能淘到不錯的產品。
而對于等著資金回籠的置換客來說,競爭激烈,如果不是筍盤或狠心降價,拋售周期可能會有點長,尤其是兩至三房業主。
主要在售二手房的區域中
鏡湖區還是更能打一點
看完總體情況,繼續了解各個區的詳細情況,介于其他幾個區域房源掛牌數量不多,這次我們還是主要看主城三個區域的情況。
鏡湖區
作為二手房掛牌最多的區,鏡湖區掛牌的二手房總價差距其實挺大的,80萬以下的房源占了近24%,我看了一下基本上是老破小和小戶型為主。
此外80-130萬和130-200萬之間的占比也都比較多,分別是35.68%、26.66%。
200-300萬之間的房源也占了10%左右,可以看到鏡湖區剛需和改善產品都不少。
除了價格,鏡湖區能滿足一家三口的戶型也很充裕,兩房房源46.16%,三房占比35.73%。
甚至1個人住的話,1室房源也有近11%。
結合戶型占比情況,70-90㎡的二手房占到了25%左右,此外90-130㎡面積段的房源也有30%左右。
當然想要再大一些面積的房源也有不少可以選擇。
鏡湖區的二手房在價格、戶型等方面都有優勢,整體配套也夠成熟,居住舒適度高,交通出行很方便。
不過想要大浪淘沙淘鏡湖區的筍盤,估計要花一點時間,畢竟房源真的多!
鳩江區
鳩江區作為蕪湖近幾年的買房關注重點,掛牌總價200-300萬以上房源占比13%!
80-130萬、130-200萬2個價格段也不分伯仲,都在30%以上,我看了一下,想在鳩江區選購不錯的次新二手房,預算要足夠。
鳩江區的3房占55.4%,可以說占據了鳩江區二手房的半壁江山。
2房占29.46%,4方占7.51%,目前來看都有選擇空間。
從面積段本來看,鳩江區占比最多的是110-130㎡,這也是3房戶型比較適合的面積段,此外130-150㎡占了近13%,一般來說適用于3-4房。
當然70-90㎡、90-110㎡也各占比20%多。
弋江區
講完鳩江,那就不能不提同樣在近些年突飛猛進的弋江區了,目前弋江區二手房掛牌量也達到了1萬套。
可以看出來,弋江區二手房掛牌總價的區間占比和鳩江區很像,大頭都在80-300萬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弋江區300-400萬的房源有接近300套,一部分前幾年的高端盤也逐漸流入市場。
弋江區的兩房占32.63%,三房為48.99%,適合在市區上班的新婚族。
五房及以上的大戶型放盤極少,數量上或許對賣方市場更有利。
弋江區的二手房給人的固有印象便是老破小和次新房并存,數據也不出意外。
各個主流面積段之間的占比都差不多,基本都在20%以上,甚至于50㎡以下,150㎡以上的房源也都有還不錯的數量。
綜合來看,蕪湖二手房市場的掛牌量不斷在上漲,對于業主來說,價格上如果稍微讓步,當下想要快速拋售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雖然利好買家,但購房者今年更多還是持觀望態度,二手市場仍需一些新的刺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