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產策劃;上海房產策劃林琪
中年后的房地產策劃干嘛去了?
職場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叫“中年危機”,說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房貸,本人也在地產行業做了一些年,說說身邊的30多歲的中年地產策劃干嘛去了。
一、繼續苦熬
A朋友
男,80后,今年是在“鳳廠”的第4個年頭,記得第1年,就開始向我抱怨,說:“年紀大了,身體熬不過90后了”,記得有一次去他公司看望他,哥們穿著美式夾克,卻沒有牛仔的瀟灑,一臉的疲憊蒼老,神似拍戲熬夜三天的徐克導演。哥們也試著投了一些簡歷,但是回響不大,有的要求不合適,有的是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還不如不跳。除了繼續苦熬,哥們還在外邊接了一點私活,撈點外快,正如哥們所說,趁著現在還能動,多賺點錢。另外一個變化是,這位哥們的說話風格,越來越超脫了,有點看淡生死的感覺,類似“我們曾在江湖擦肩而過,如果往事是杯酒,那么回憶便是一場宿醉。”這樣的語言風格,讓我嘆為觀止。
那天中午吃過飯,要送我回到停車場,我說你在售樓處呆著吧,中午多瞇一會,身體最重要,后來回想起來,應該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道一聲:“保重!”
二、升職加薪
B朋友
女,33歲,國內地產三強蘇南區域營銷經理,前幾年做項目策劃經理,現在升職成了區域平臺營銷經理了,管理多個項目,經常出差,做項目支援,職場發展不錯,年薪加提成二三十萬往上走,我研究她的微信朋友圈主要發兩類,八成是鼓舞屬下的視頻和圖片,“X總的分享慷慨激昂,傾囊相授,優秀的人總有自己的方法論.......”,“加班的小伙伴總是讓人感動....”二成是擼貓、風景(加班回家路上、窗外、陽臺)啥的。
地產公司就是這么鍛煉人,愣是把我當年認識的清純少女,變成了干練女漢子,這位朋友也有遺憾的地方,30多歲還單著,有時和她聊天,我分析了一下她單身的原因,上學時,也許男生的幾句甜言蜜語,一盒費雷羅、一杯奶茶、一束鮮花就能讓你歡心不已,而你進入社會后,見識多了,對生活有了更多理解(我想說的是,變得更實際了,但括號外的那句更委婉,哈哈哈),有實力的成功人士你見過的也不少,比如你看中了20多萬的一套沙發,一般的男生對你的消費觀估計招架不住。對于她來說,愛情雖然期待,但是,就目前來說,也許只有理財賺更多的錢,才能給她帶來安全感。之所以對愛情不可得,因為普通的男生無法給她帶來“情緒價值”,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她因工作所帶來的精神壓力。
三、跳槽求變
C朋友
男,35歲,原來混跡無錫多年做商業綜合體項目,蘇錫常雖然聲名在外,也不是每個地段、每個項目都能操盤成功,經過一番努力,現跳槽去了某國企山溝里的一個康養項目,整天和老頭老太混了,聯系時說:“工作壓力不大,我在這里干,能干到退休,我們項目開發起碼10年以上,還在繼續拿地,就是每月萬把塊錢的收入不是很高。”這位朋友志存高遠,喜歡一口吃成胖子,一直鬧著要傍大佬,玩金融,外面資源不少,就是不得法如何利用,最近,也在安徽悄悄接了一個項目代理,利用資源,賺了10幾萬走人。
最近這位哥們在我的不斷說服下,還是認為傍大佬搞實業穩,我說不少大佬的成功之路都是如此,比如比爾蓋茨,當年利用他媽媽的關系,拿到了IBM的合同、特斯拉的真正創始人是馬丁·艾伯哈德遇到馬斯克等等。現在玩金融,你老婆孩子都在國內,如果在國外,跑路也容易,雖然不道德,但是,國內這么玩得不少。
四、創業轉型
D朋友
男,39歲,上海大華一個項目上干了好幾年的策劃經理,甚至在項目上認識了一個地產網站的小甜妹,本來是去談合作的,談著談著談成夫妻了,某一年項目營銷總監離職,朋友以為這個位置憑他的能力和資歷都沒有問題的,誰知,風云突變,公司從外面空降了一個營銷總,這位朋友一怒之下,去了海亮,沒做幾年,由于朋友腦子活,人脈廣,轉行做代理公司了,這幾年發展的還不錯,凈利潤一年幾十萬,市場好項目多的情況下,年收入過百萬。
這些年還接觸過一些轉型的朋友,有的做醫美策劃、有的做產業園策劃、有的做養老項目、文旅項目,甚至有的做投資了等等。
遙想當年,我曾經的幾個手下小弟,有的也有混成區域總了,我依然還在南京的一個項目上蹦跶,誰讓咱腦子不活絡,情商低呢,想轉型又不知道干啥,看書學習,感覺效率奇差,就等著“中年危機”吧。不過,放心,我不會認輸,想起有次在超市購物,聽老阿姨之間的交談,“現在社會,只要肯苦,沒有過不去的!”
最后說點鼓舞士氣的話吧,生活不會虧待每一個熱愛它的人,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善良的人,可是仍然有在處于同一個時空的時候生活給予的不公平。幸福有時候是一種感覺,不一定它有多么華麗,但是它卻能讓人在任何時刻都笑出聲來。希望,我們都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