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價格評估,房產價格評估查詢系統
主流媒體呼吁唱響中國經濟的光明論,我們又應該如何評估2024年的中國經濟?
專家各自會有不同的觀察角度,羅列出12345,對大眾來說,不需要那么費勁;經濟形勢是不是光明論,看房地產就行了。
房地產對中國經濟來說,太重要了。
房地產以及長長的產業鏈,影響了GDP增長20個百分點,它光明了,整體經濟也將是一片光明;過去有一個說法,說美國是建立在輪子上的國家,那么,我們也可以說,中國是建立在房子上的國家。
我們認為房地產對中國經濟來說很重要,老外也許比我們看得還清楚,美國政要唱衰中國經濟,也是拿房地產說事。
從第一季度的數據看,今年房地產的確有一種強烈的觸底沖動,量價齊跌。2019年后,政策的干預一直努力支撐住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至少沒有大跌;但是,所有這一切動作都是在拉長時間窗戶,避免自由落體式的下墜;有形之手可以影響斜率,卻不可能改變趨勢,該來的還是要來。
限跌其實早已經名存實亡了,各地都在悄然地降價,有點阻擋不住的感覺。
二手房市場價格變化或許更真實一些,很多房源就算降50%,也未必出得了手,妥妥的有價無市;買房客多半是來市場撿漏,上來就是砍一半價;而飛快膨脹的二手房存量市場,又會影響到新樓盤的銷售;更令人不安的,是法拍房激增,2024年將達到400萬套,如果按一套平均100平方米計算,為4億平方米,這個量級太大了,相當于2023年全部銷量的三分之一強,那么,法拍房在一定程度上,將定義著中國房地產真實的市場價格。
毫無疑問,由于土地財政的底層邏輯,2024年將打響中國樓市的保衛戰。
數據表明房價整體上已經跌出去25%,黃奇帆建議,跌出30%就必須保,由政府收購,這個30%,就是2024年中國樓市保衛戰的馬奇諾防線。
30%的跌幅意味著什么?
對開發商來說意味著破產,按王健林的說法,房價中60%是地方財政的收入,主要是土地轉讓金;直接的建安費用及利潤約占40%,開發商的利潤不超過20%,加上綜合成本,房企的年度利潤率也就10%左右,萬科2023年,扣除稅金及附加后,房地產開發及相關資產經營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為11.1%,如果整體價格跌出30%,開發商就破產了。
對銀行來說,也很嚴峻,因為銀行做抵押貸款,房子是按評估價的80%左右做額度,有的甚至會做到90%,如果整體價格跌出30%,銀行也要破產;或者會要求客戶補足價差。
地方財政是房地產最大最直接的受益人,更不會接受大跌,問題是在政策的工具箱里還有什么工具可以阻止房地產的塌陷?
年初房地產的整體表現,給了我們一個強烈的印象,2024年房地產已經不受控,政策失靈了。
或者崩塌,或者政策扭轉乾坤。
政策對房地產的困局要有一個最終解,沒有時間了,因為,繼續這樣勉強支撐下去,定義的不僅僅是2024年的經濟,而是北大國發院姚洋所說的超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