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未過戶—房產證未過戶但是戶主死亡了
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薪火相傳”,當老人去世之后,子女就可以合理地繼承老人的遺產。而房產,就是遺產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生活中經常看到,老人遺留下來的房子,卻遲遲無人去過戶。之所以會這樣,常見的情況有3種:
1、老人有多個子女,多個繼承人之間沒有商量出合理的方案,所以就遲遲沒有對房子進行過戶。
2、身為獨生子女,是老人的唯一繼承人。覺得房子理所當然是屬于自己的。因此便產生出了,即便房子不過戶也是自己囊中之物的想法。
3、可能繼承人的手里有多套房產,如果對遺產進行過戶的話,需要繳納高額的費用。因此,想要等手里的房子出售一些再過戶,所以才遲遲沒有動靜。
今天,韓胖要跟大家說一句:當房主去世之后,房產遲遲無人過戶,最終將要面臨4種很不樂觀的后果。
房子還沒有過戶,的確不會影響一些基本的處置權。比如:居住、出租、裝修、翻新、改造等等。
但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權利就會受到限制。比如:出售、贈送、抵押貸款、拆遷補償等重要的問題,沒有過戶就無法操作。
就拿贈送房子來舉例,贈送就是把個人財產無償轉移給別人。如果房子還沒有過戶,就不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就沒有轉移的權利。同樣的,出售、抵押的道理也是一樣,不是房子的產權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對房子進行處置。
為了最大程度規避風險,最好盡早把房子過戶。過戶完之后,就意味著房子的產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隨便怎么處置都行。
如果遲遲不過戶,一旦老人的死亡證明丟失,或者是繼承人過世。這個時候,想要辦理過戶,就需要涉及非常多的人員,需要提供非常多的證明、資料,環節變得非常繁瑣。
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出現了糾紛,很可能需要走訴訟的程序。耗時、耗力、耗錢,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純屬給自己沒事找事。
如果有多個繼承人的話,繼承份額就會被分割,有幾個人繼承份額就有多少。至于具體有多爽繼承份額,只有登記在不動產權證上面才算數。
隨著時間的推移,繼承份額流失的風險就越大。因為房子的價值比較高,最好要盡快完成過戶,避免夜長夢多。否則,繼承份額很有可能會逐漸流失。
想要出售繼承的房屋,如果產權證的時間沒有滿5年的話,需要由賣方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按照差額的20%來征收,營業稅按照正常規定來繳納。
所以,房子越早過戶越好。如果房子已經繼承了超過5年,這部分的費用就可以省下來。
大家要知道,“繼承權”和“物權”是兩回事,“繼承權”可以是自然賦予,但是“物權”卻需要自己去辦理。繼承權只是享有繼承的權利,并不能當產權來使用。只有登記為產權人,才能擁有房子的所有權。
所以,當老人去世之后留下了房子,最好是盡早過戶,這樣可以躲開不必要的麻煩,也是合理保護自身權益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