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培訓心得300字;房產培訓的心得
作者簡介:郭紅兵,網絡ID最后絕地,房地產行業專業人士,安徽省清源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安徽省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安徽日報房地產觀察智庫專家、安徽MBA學會會員、科大EDP及多所高等院校管理與營銷類客座教授。
高能預警?。。?/span>
本文僅為作者對市場與政策的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正式意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1年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2022年經濟工作。
會議內容宏大而豐富,意義重大。鄙人不敢說解讀,僅談談自己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心得,也僅針對與房地產行業有關的論述。
【原文】
會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學習心得】
從國家統計局關于房地產的各類數據來看,房地產行業并沒有明顯的三重壓力。
【原文】
一是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肅財經紀律。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學習心得】
基礎建設投資適度超前,有些利好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各類城市新區。不過,這要看各地方政府的財力是否允許。即使是適度超前的,也肯定不能亂花錢全面鋪開。
【原文】
二是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強化契約精神,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
【學習心得】
最后一句話,明顯是說給房地產聽的。2021年教培行業受到毀滅式的打擊,都沒有出現大面積暴雷的問題,房地產出現各類暴雷問題,是不可以正常解釋的。所以,2022年,要治理!這種治理,肯定是多管齊下的。
【原文】
三是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學習心得】
這個必須分數點來說說我的學習心得了。
1、把房地產的論述放到了經濟結構篇里來說,說明房地產的調控,不是簡單的量價調控,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部分。這與近十來年的大方向是基本一致要的。
國內大循環才是最重要的。
從這種提法來看,房地產占經濟份額的下降,不是不可接受的,而應該是目標。
2、房住不炒,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十九大如此,明年的二十大也會如此,十四五如此,未來的2035也會如此。別糾結,就是這樣的。這樣才是對的!
3、加強預期引導。應該是對“穩”的預期,這話主要是針對行業,或者更直白說是針對行業的主體——開發企業。繼續做好現在的事,別瞎想,更別想著開溜!
4、探索新的發展模式。這句話含義太深了,我簡單理解有三個新模式:一是政府發展模式,當然是指租購并舉,去土地財政;二是開發模式,抑制野蠻生長;三是市場模式,應該是后面說的合理、良性和健康。
5、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三句話理解起來一點都不困難,困難的是部分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做好此事,是否有愿望做好此事。
6、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合理二字最關鍵。所以明年絕不會讓投資性需求增長,更不可能讓投次性需求回歸。部分城市如果想救市,一旦觸及這道紅線,勢必會被立即叫停,玩一把好夢一日游。
7、因城施策。這幾年來都是這么提的,也是這么做的。因城沒有問題,但如果施策方向出現錯誤,會被糾正的。這個不需要舉例了吧。
8、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出現的前后順序是有講究的,良性循環是基礎和前提條件,如果首先不做促進良性循環,只說健康發展是不可能的。
良性循環也有多重含義,這里面也是包括了地方政府、開發企業與市場需求三個方向。地方政府要做到土地規劃資金安排的良性循環。開發企業要做好融資、開發、銷售的良性循環,更重要的別想到跑路開溜!市場需求的良性循環則是指投資性需求,可以有,但不可以多,一旦投資性需求增長,很容易轉化為投機性需求,而投機性需求是與房住不炒相違背的,必須堅決遏制。
綜上內容,我總結一下整體學習心得:
一、房地產市場必須穩,但沒有增長的目標。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方面之下,降一點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二、做到健康發展之前必須首先做到良性循環。所以市場檢查監管調控力度會有所加強。開發企業三道紅線和銀行的兩道線都會繼續保持。
三、地方政府大有作為之處在于租購并舉和保障性住房,只是地方政府想不想和能不能的問題。如果商品房市場下滑過多,地方政府也可以有一些作為,不過必須是在支持合理需求上,這方面首套房的剛需沒什么文章來做了,只可能在首套改善性住房方面做一點事。
理論和實踐水平有限。僅有一點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