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房產—宏福苑房子出售
極目新聞記者 梁傳松
在鄂州葛店開發區黃磯村附近,有一個小區名叫“宏福雅閣”,而該小區卻只有一棟房子,更為奇特的是,該小區入口處是一處地下室入口。住在這里的80戶居民,自2012年開發商失聯后,因辦不了不動產證而叫苦不迭。從2010年購房到現在已過去了11年,目前這里的居民仍在共用一個總電表。極目新聞記者介入調查后,發現該因為是“小產權”房,相關部門均表示,不能辦理不動產證。
宏福雅閣小區
居民投訴購房11年難
“從2010年6月簽訂合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11年了,所有相關部門都找過,沒一個能給一個說法。”7月26日,70歲的周婆婆氣憤地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她是武漢市武昌區人,2010年退休后,看到鄂州葛店的房子比較便宜,遂想著將武昌的房子給子女,自己和老伴到葛店購買一套小戶型的房子入住。
商品房買賣合同
打定主意后,在報紙上看到葛店宏福雅閣小區價格比較合適,單價僅1600多元一平方,便在2010年6月與開發商——湖北省葛店開發區宏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宏福地產)簽訂了購房合同,并一次性支付清了房款,購買了一套78.27平方的小戶型房子。
2011年,周婆婆便與丈夫將該房進行了裝修,并搬進該房入住。
“2012年后,就找不到人了。”周婆婆說,直到入住后才發現,用電是商業電,1元多錢一度,水壓不穩,平時需要在室內加壓才能有水流出來。入住一年后,開發商卻再也聯系不到了。為此,這些年來,該小區找了多個部門,但一直都辦不了證。
多數居民入住后又陸續搬離
“在2019年,因生活不便,我只和搬回了黃陂。”彭女士說,因為地下室是架空層,因為沒有物業管理,一些入住的居民便隨意擠占,成了一些住戶的倉庫。在入住9年后,彭女士因為用水不便,經常水壓不夠,只得搬離了該小區。
小區入口
“2018年我也搬回了武昌。”周婆婆說,丈夫在2018年去世,也沒能看到辦好房產證。無奈也是因為用水不便,居住的居民混亂,只得搬回了武漢。
因為很多居民只交了首付款,開發商失蹤后,他們也不著急去,只靠少數一些交清了房款的居民在找相關部門,卻沒有得到仍何的說法。
地下架空層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的入口就在公路邊的人行道上,是一處地下通道。進入該通道后,便是一層架空層,地上滿是積水和各種垃圾。
“只有一棟房子,三個單元,80套房子。”周婆婆介紹,因小區管理混亂,她想將房子出售,無奈沒有證,沒人敢買。
多個部門未能給出解決方案
為何10多年不能?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了鄂州住建局等相關單位,對方回復稱,相關業務只能詢問葛店開發區建設局,因為該局不具體管轄葛店的業務。
“我們有收到該處居民的信訪件。”記者聯系葛店開發區住房和建設環保局時,對方表示,宏福雅閣是小產權房,不屬于該局負責。對于小產權房,對方解釋,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辦理相關證件,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購房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不會給予備案。2007年開始,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小產權房不得確權發證,不受法律保護。
但當記者聯系葛店政府一柳姓辦公室負責人時,對方又將“球”踢回給了建部門。
“既然是小產權房,當初為何售房時有關部門不管?”在周婆婆提供的購買合同中,極目新聞記者看到,該合同卻是《商品房買賣合同》,“項目建設依據”中標注出賣人以出讓方式取得位于葛店開發區葛洪路電廠段的土地使用權,“商品房銷售依據”為“預售商品房”并獲得在“鄂州市房地局”批準,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一欄卻未填。記者從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了解到,由于宏福地產多年未進行年審,已被注銷。聯系當初售樓部一女士的電話,對方表示早已沒有該房地產公司工作了。
該房地產公司是否有違規售房?既然是小產權房,2007年國家已叫停,當初在此大規模建設為何又沒相關部門阻止?采訪中,一串串的疑問,沒有一個部門能給出一個說法。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