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房產-新街口商品房
萬萬沒想到,新街口的地標商場——大洋百貨竟然有不少商家直接搬空,看著一樓二樓還是人氣如舊,7樓、8樓空空蕩蕩的商鋪讓人感覺仿佛置身兩個截然不同的商場。
實際上,新街口作為中華第一商圈,人流如織,商業匯集,身處其中的商業可以說占盡地段優勢,起點非常高。
但時代下,除了大洋,新百B座的人氣也逐漸減少了。
新街口大洋人氣驟減,
部分商家開始搬空……
工作日的大洋百貨,樓下幾層人還比較多,但是上到4層5層以后發現客流明顯少了很多。
中午11點多,餐廳里卻沒什么人。但工作日的中午,人少一點也能夠理解。
不過樓上空空蕩蕩的商鋪就能說明點問題了。盡管樓下人聲鼎沸,樓上幾層卻完全可以用冷清來形容。在現場,筆者逗留了一會還是沒看到消費者,而且很多商鋪也已經空了。來往穿梭最多的可能是保潔阿姨的身影。
空置商鋪內部堆放著垃圾,觀感很是凌亂。
商鋪旁還放置著招商信息的展架。
不止是大洋,
新百B座的人氣也在減少……
不僅是大洋,曾大刀闊斧做升級的新百,也在近幾年人氣驟減。與人氣同步在縮減的,還有新百的商業布局。
新百是南京老牌商業之一,創建于1952年,以絕對優勢屹立在新街口。新百B座于2016年開業,與A座互通。剛開業時也掀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是現在的人氣卻下滑了很多。
B座共6層,負一層以休閑餐飲為主,一樓是快時尚品牌;二樓是數碼配飾;三樓和四樓集合了眾多潮牌潮玩,五樓則是一些特色餐飲品牌。
B座,一樓二樓倒是能看到幾個人,但三樓四樓就有點冷清了。不過也可能和工作日有關。
通往樓上的電梯在優衣庫店里一角,不是很顯眼。
在二樓,到處懸掛張貼著打折低價的宣傳信息。
三樓四樓是“積趣坊”,可是幾乎沒有消費者身影,四樓只有清潔工的身影,偶爾路過幾個人都是朝著A座方向走去。
四樓很多地方設置了圍擋,上面寫著內部調整禁止通行。
B座五樓原本是特色餐飲,可是通往五樓的入口已經關閉。門上貼了房屋出租信息。據工作人員說,這里去年就已經關掉了。
另外電梯也比較難找,隱藏在門后,不推開門根本不會發現。
下到B2停車場,就像進入了蒸籠,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往里走能看見停車場里面擺放著垃圾桶,彌漫著陣陣異味。
不過,即使是上午時段,新百A座人氣依然不錯,可以看見不少人在逛。
8月30號,新百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2.38億元,同比增長7.4%。可見,它在新街口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動的,即使有少部分商業人氣有所下滑,但是依然期待商場后續改造,讓那些商業再次活躍起來。
擺在各大老牌商業面前的
是一個時代挑戰
新百和大洋百貨都是新街口數一數二的商業,但沒想到的是,像這樣的老牌地標商業也在逐漸萎縮。
無論是大洋還是新百,商業的現狀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時代下,商業的體量不得不進入一個精細化發展的階段,同步也迎來了體量的萎縮。
前幾年,大家消費熱情高漲,新百擴充B座做補充,中央也在“向上多擴充幾層”,萊迪也在重新規劃,就連德基也在暗搓搓搞三期。但在消費降級盛行的現在,很多人開始更傾向于電商消費,也在盡量縮減個人消費支出,最終,當初擴充的體量也成了多余,老牌商場們只得守住“老本”,維持著昔日的輝煌。
除去一些客觀因素,在根本不缺商業的今天,行業的競爭同樣非常殘酷,擺在每個商場面前的難題也趨于一致:
1、電商盛行,實體商業受到沖擊,加上中心地段商鋪租金高,對于商鋪的經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2、為了更大地利用空間,過多的招商或許會導致布局比較混亂,進去很容易迷路。
3、新街口的停車問題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大難題,但是新街口絕大多數商場的停車體驗比較差,但這也跟新街口寸土寸金的土地價值息息相關。
坦白來說,新街口的老牌商場是不少南京人從小逛到大的地方,能夠風光數年甚至數十年實屬不易。能夠抵住最淡的時光,相信也能夠迎來更大的繁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