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與現金,房產現金交易的程序
金融危機往往伴隨著資產價格的大跌,而房產作為不動產,在危機中,尤其在中國這樣房地產占國民經濟主要地位的國家,自然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因此在危機期間,顯然相對更安全的是持有現金。
什么是金融危機?
看似簡單,實則深奧。金融危機本質上屬于流動性危機,而流動性緊缺則會造成諸如銀行信貸、貨幣、大宗商品等各種危機。
比如08年金融危機主要是由于房產次級債務違約引起的。此前美國連續多年的低利率刺激居民貸款買房,不斷加杠桿,美國房價開始水漲船高。而后又連續多次加息,增加購房壓力和成本。居民開始斷供,銀行開始抽貸,拋售潮加劇了房價下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醞釀一場金融危機。
再比如此次全球疫情,使得全球投資者對歐美疫情蔓延的擔憂,大量拋售資產,讓本來就存在經濟衰退風險的歐美經濟體雪上加霜。
總之,危機發生時,風險資產遭到拋售,而大量資金流向少數避險資產里,導致市場流動性緊缺,造成恐慌,進而加劇拋售。
危機時,持有現金還是房產?
十次危機九次房產:1929年的大蕭條,上世紀8,90年代的日本,2014年的俄羅斯以及2018年的香港。歷次危機都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異常繁榮,然后大跌,洗劫人們的財富。而危機時手持現金則可以完全避免資產價格帶來的波動損失。例如香港97年金融風暴后房價走勢。
但是,發生危機后就一定要拋掉資產,留下現金嗎?也不一定。這要分情況來看:
該不該持有現金?
1、諸如信貸、大宗商品等造成的危機,大多都可以通過持有現金來避免資產價格的波動。
2、如果發生惡性通脹危機,持有現金只會讓財富不斷貶值,相比之下黃金、美元等避險資產更具持有價值。
該不該持有房產?
1、嚴重的經濟危機發生時,有價無市的房子會占用你大量的現金,毫無流動性可言。
2、在房地產流動性相對較充足或熱點一二線城市,當危機發生時,雖然市場成交量會大跌,新建商品房供應也會放慢,但價格可能不會迅速下跌。因為當需求的減少量少于供應減少量時,市場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樣就能有效地緩解下跌。
但請記住,危機發生時,人們往往都不會認為它是危機,或許就是所謂的“不景氣”。此時無論金融當局是否會放水救市,人們為了生存都會變賣資產,而人的交易都是買漲不買跌。所以其實無論是經濟危機還是短期的不景氣,包括房產在內的大部分資產都會加速貶值。
?疫情之下,會引發危機嗎?
3月份,經濟學家任澤平的一篇關于“做好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準備”的報告引發了許多關注。
在他看來,疫情本身并不是導致全球經濟危機的原因,而是。在疫情之前,美國就已經深陷股市泡沫和企業高債務之中,其他經濟體的風險也在不斷積累。
回顧歷次危機,都是起源于高杠桿,死于流動性。當前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都在利用長期低利率和大放水刺激經濟,在高杠桿高債務桶引爆后,等待我們的或許是又一輪痛苦的衰退和通縮。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