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份額比例有用嗎(房產證份額比例有用嗎 繼承)
視頻加載中...
買房按“套”來交易,是市場上司空見慣的做法,不過有人只買下一套房產1%的份額,就想在學區、落戶等政策上跟“大股東”平起平坐,能辦到嗎?買下來的房子能住進去嗎?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樓市馬坐播關注到,今年春節過后,在國內一家司法拍賣平臺上出現了這樣一套房產,北京城區的一套“老破小”結束了一場拍賣,成交金額只有2.6萬元,而這套房子的面積接近60平方米。原來買家是按照2%的份額買下來的,照此推算,買下的面積相當于1.18平方米,也就是一個茶幾的大小。從結果上來看,按份額買房是行得通的,不過能否住得進去就另當別論了。
南京一位地產界資深人士告訴我,按份額買房確實比較罕見,但是法律上是允許的,通常出現在離婚財產分割、債務糾紛判決,或者是繼承類的官司案件上。只要能成功交易,哪怕你只有1%或者2%的份額,你也會擁有這套房產的不動產證,在法律上擁有房產的所有權、使用權、處分權等等,但是如何行使這些權利,則要看其他共有人的“臉色”。
舉個例子,在樓市熱火朝天的上漲期,南京曾出現過合伙買房的操作案例,三位好友“湊份子”買下一套河西南的樓盤,交付過后,其中一位產權人想要把自己的戶口遷來,以方便自己的孩子落戶上學,結果另一位產權人以自己的小孩即將入學為由拒絕了。后來他們到學校一打聽,才發現他們的孩子可能都上不了這里的學區,學校不僅要求產權人要長期居住,全家的戶口都在這套房產內,而且產權證上還不能有其他無關人員的名字。退一步說,就算學校允許他們入校,學區的順位也會排在其他符合條件的家長后面,這恐怕是幾位好友合伙買房前沒有想到的。
入學有困難,那么居住上有問題嗎?如果你只有1%的份額,大概率是住不進來的,中介人士告訴我,別說是1%了,10%都得靠邊站,通常是以三分之二的產權為判斷標準,達到了這個比例就有優先居住權。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按比例交易通常是司法案件的判決結果,實際居住的情況很少。如果將房產出租的話,會按照產權份額分配租金,如果是將房產交易,也會按照這個比例處理賣房款。因此,雖然占了房產1%的份額,但是并不等于你“買房”了,只相當于參與了一個投資項目,而且由于份額比較小,沒什么話語權,在我看來,最省心的做法是按市場價把自己的份額賣給其他共有人,早出手早安心。
策劃:李軍
統籌:殷小平
攝像:趙雨晨
設計:董林
包裝:唐嘉鈺
扇面題字:張天翼
文案/出鏡/剪輯:馬祚波
校對: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