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產-大陸房產繼承
在進入到2023年之后,樓市一直處于成交量低迷的狀態之中。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與此同時,二手房銷售也越來越艱難,北上廣深等13個全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在9月初達到199萬套,比1月增長25%。 特別在實行“認房不認貸”后,一線城市掛牌量又有了快速增加。
與此同時,國內各地房價也出現下跌的走勢。資料顯示,10月份全國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10409元/平方米,這一價格比今年4月份最高峰時的12469元/平方米下降了2060元/平方米,降幅達17%。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若房地產市場無法出現逆轉,從2024年開始,國內或將迎來3大轉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轉變一: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一旦房地產市場調整趨勢無法逆轉之后,我國大概率會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由原來大力發展房地產業,逐漸向高端制造業、高科技領域進行轉型。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后,日本就快速轉向動漫產業、新材料產業、汽車產業等領域,這三大行業就成為了支柱產業。而我國也會逐步擺脫對房地產依賴,在高端制造、高科技領域尋求新突破。事實上,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快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轉變二:將會加快保障房入市步伐
最近,我國高層已經宣布將啟動新一輪的房改。所謂新一輪房改,就是要加快保障房入市的步伐。在未來5年之內將會推出600萬套保障房,將會在35個人口在300萬以上的城市進行試點。
未來將會出現有錢人可以購買商品房,而中低收入群體可以申請購買保障房,這樣就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未來商品房市場價格將由市場來決定,政府不再進行干預。值得一提的是,保障房的價格要遠低于附近商品房的價格,而且保障房是不能進入到商品房市場買賣。
轉變三:將加快房產稅改革步伐
房產稅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早在2021年10月份,我國高層就宣布將擴大開征房產稅試點城市的范圍。據專家預測,只要國內經濟稍有好轉,房產稅改革將會加快推進步伐。事實上,我國開征房產稅除了可以遏制投資炒房需求,降低房屋空置率之外,還可以在土地財政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為地方政府開辟新的稅源,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預計未來擁有2套房以上的家庭持房成本會增加。
現如今,國內樓市調整的趨勢依舊十分明顯,預計這個趨勢將持續較長時間。若房地產調整的趨勢無法逆轉。那從2024年開始,國內將迎來3大轉變:
1、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我國會擺脫對樓市的依賴,向高端制造、高科技領域轉變;2、將會加快保障房入市步伐,以滿足社會不同群體要住房需求;3、將加快房產稅推進,這樣既可以遏制投資炒房,也可以開辟新稅源,以增加各地財政收入。相信通過這3大轉變后,國內房地產業將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