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房產稅、豪宅房產稅如何征收標準
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的試點城市重慶,又出手降稅負了。
1月24日,重慶市政府修訂了當地對個人住房征稅的兩部法規,即《重慶市關于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的暫行辦法》和《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管理實施細則》,核心內容就是降低個人住房房產稅稅負,以穩定樓市。這也是繼去年9月重慶對個人住房房產稅政策調整后,再次推出力度更大的減負舉措。
中國的房產稅對個人住房是暫不征稅,但為了調節收入分配,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2011年中國在重慶和上海試點對個人住房開征房產稅,但兩地征稅有各自特色。重慶征稅對象主要針對主城九區的獨棟商品房、高檔住房(下稱豪宅)的個人,以及“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個人(下稱“三無人員”)購買的普通住房。
此次重慶對個人住房的房產稅調整力度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稅基打七折。此前重慶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的稅基,是按照房產交易價來征稅。此次則調整為“房產交易價的70%”。這起到直接減負效果。
二、豪宅稅率統一降至0.5%。此前重慶豪宅價格越高,適用稅率越高,稅率檔次由低到高分別是0.5%、1%和1.2%。其中豪宅價格超新房均價4倍及以上,適用最高稅率。而此次調整后,稅率統一為0.5%。
三、免稅面積增長80%。為了保障個人正常居住需求,重慶設有免稅面積,對2011年試點以來新購的豪宅免稅面積設為100平方米。此次調整后,這一免稅面積提高至180平米,跟試點前的免稅面積一致。
這一調整直接讓一批居民不用再交房產稅。
重慶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舉例,張某2017年購買的170平米獨棟商品房交易價323萬元,一年要交6650元房產稅。此次政策調整后不用再交稅。
無論是增加免稅面積,降低稅基和稅率,核心都是降低重慶個人住房房地產稅稅負。再加上去年9月對“三無人員”首套普通住房不再征稅。這一波重慶個人住房的房產稅政策調整力度是2011年來最大的一次。
談及此次房產稅調整原因,上述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結合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而上述個人房產稅減負政策,只是重慶穩樓市政策的一部分。
1月25日,重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實施購房補貼、支持買新賣舊、優化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數認定、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等舉措,來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比如,重慶一季度對在市中心城區新購商品房(含車庫)或存量住房并完成契稅繳納的,由政府以現金、消費券等形式,按照購房契稅50%—100%的比例或按套給予補貼。
不難看出,重慶通過政策組合拳來促進房地產市場加快回暖和平穩健康發展。重慶房地產市場正逐步企穩。
受近年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影響,重慶樓市低迷。根據重慶市統計局數據,2023年重慶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3.2%。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全年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降3.5%。
重慶對房地產依賴度較大,土地、房地產相關收入是重慶財政收入重要來源。
上圖重慶主要經濟數據來自重慶市政府一般債券2023年跟蹤評級報告
根據重慶市財政局等數據,2023年全年重慶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2440億元,同比增長16%,明顯好于預期。這除了受經濟增長帶動外,2022年低基數也是今年收入高增重要因素。
重慶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全國來看處于中游水平,2022年財政自給率約43%,對中央財政依賴度較高。
相比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受樓市低迷影響,當地以賣地收入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到一定沖擊。
重慶市財政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190.7億元,下降10%,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1063.5億元,下降10.5%。這一數據顯然低于此前預期。
重慶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其中包括推動房地產投資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