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房產(交大房產有哪些項目)
翻開交大房產的歷史,“學院派”是它最重要的標簽。
交大房產成立于1988年,90年代初隨西南交大一起進入成都,時值商品房市場初興,相繼開發三個“交大花園”以及同時期的開發“智能小區”讓交大房產迅速在成都市場站穩了腳跟,其中“智能小區”更突顯了其極強的高校理想色彩。
到2004年年底交大房產已經累計開發超過150萬平米的小區,2005年交大房產改制成功,結束了國有企業身份,換制改變經營方式,似乎交大房產準備在在市場上大展拳腳。
然而,隨著2007年以保利為首的國字號房企掘金成都樓市,交大和大多數成都本土房企面臨國字號房企優厚的資金、成熟的開發團隊、強大的資源背景等優勢時,逐漸失去了往日急速發展的勢頭。
2007年到2015年八年間,交大房產開發的有影響力的項目為強調智能化以及低碳綠色建筑的交大歸谷國際住區,除此外其推出的項目都未能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即便如此,交大歸谷國際住區推出市場也并未取得市場的強烈反響,市場知名度也未顯著提升,銷售成績平平。
然而對比同時期保利、綠地甚至于成都本土房企藍光在成都房產市場大開大合、大肆收購和推出新盤時,交大新盤推出速度,知名度都出現了明顯的劣勢,其逐漸落后于其他開發商。
觀察家智庫專家汪凈:
交大在成都市場主打剛需及改善型需求。其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做剛需住宅小區,第二個階段開始在產品中嘗試一些智能化運作。第三個階段其開始注重產品質量,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企業開發的產品在潛移默化的轉型中提升附加值,是極考驗企業功力的過程,尤其是當前市場正處于一個調整的過程中。當然交大還處于嘗試階段,可能不會每一個產品都做的很好,但是其堅持智能社區的操作,還是值得本土房企學習借鑒。
企業名稱:成都交大房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創立時間:1988年
企業性質:地方民營企業
代表項目:交大歸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