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美的房產,株洲美的房產有哪些
從表面上看,美的置業(03990.HK)并沒有過于負面的消息纏身,公司最近一次“被爆出新聞”還是一個多星期前。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信息,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間,美的置業孫公司原員工文某利用擔任株洲市美的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東部美的城項目銷售負責人,通過把銷售價格改成底價,將客戶實際所支付高于低價部分款項占為己有,四次侵占美的公司應收房款共計60.51萬元。
對此,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人民法院對文某作出了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退賠的違法所得60.51萬元,發還給被害單位的判決。目前該案已審理終結。
上述事件發生后,市場上對于美的置業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地產圈的又一起反貪風暴”,對于公司的影響比較正面。另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美的置業存在的“司法風險”情況并不多,在房地產企業中相對少見。
不過有意思的是,天眼查信息顯示,美的置業旗下多家關聯公司出現“限制消費令”、“被執行人”的情況,涉及九江美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遵義市美的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美的”)、遵義市美云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美云”)、江西容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陽智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智興”)、貴陽國龍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國龍”)等。
其中,遵義美的、遵義美云的“被執行人”頻次較多,涉及金額分別為151.29萬元、581.06萬元;而貴陽智興和貴陽國龍被列為“被執行人”的情況均為一條,被執行金額僅4.47萬元、2萬元。
因2萬元被納入被執行人,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多見。天眼查信息顯示,上述案由為“商品房預約合同糾紛”,由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首次開庭時間為2022年7月12日,首次執行時間為2023年5月22日。
不難發現,前文列舉的內容均來自美的置業關聯公司,對于母公司而言,是否會產生不利影響呢?
對此,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向鈦媒體APP表示,從公司法人的相對獨立性來說,雖然是母公司及關聯公司,但畢竟是相對獨立的,關聯公司出現被執行人的信息,不會直接影響到母公司。
“但如果執行信息比較多,通常會影響到整個集團的資金流量,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母公司的資金情況。”王玉臣繼續談到。
基于關聯公司出現的上述情況是否會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鈦媒體APP致電美的置業,但截至發稿前并未得到回應。
二級市場方面,公司表現還算常態,但拉長時間線會發現,進入2023年以來,美的置業股價總體呈下跌走勢,自1月30日迎來股價新高12.69港元后便開始一路下行,并于今天(7月19日)創下年度股價新低6.41港元,半年時間,股價近乎“腰斬”。
截至今天港股收盤,美的置業股價報收6.63港元,漲1.69%,當前公司總市值約89.9億元,較年初峰值已縮水超82億港元。
雖然二級市場的表現并不完全取決于公司業績,但公司業績確實會對公司股價帶來些許影響。
鈦媒體APP注意到,近年來,美的置業在持續擴張的同時,也受到行業波動和疫情帶來的影響,公司業績在迎來高增長后出現明顯下滑。
年報數據顯示,2019-2022年,公司實現總營收分別為411.4億元、524.8億元、737億元、736.3億元,同比增長約36.59%、27.58%、40.43%、-0.09%;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約43.1億元、43.3億元、37.4億元、17.3億元,同比增長約34.11%、0.49%、-13.63%、-53.9%,盈利狀況持續縮減中。
銷售數據方面,截至2022年末,美的置業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約銷售額約792.4億元;土地儲備的總建筑面積達3874萬平方米,涉及332個物業開發項目,其中通過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參與的項目有99個。
交付方面,美的置業管理層曾在3月27日舉行的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上透露,2022年全年公司交付房屋超過8萬套,預計2023年累計要交付10萬套以上。
7月3日,美的置業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未經審核的銷售數據,期內,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為405.6億元,相應的已售建筑面積約為320.6萬平方米。
另據美的置業官方微信公眾號披露數據,今年上半年公司38個城市的77個項目共計4萬多套房屋實現交付,已完成計劃的40%以上,其中12%的項目實現提前1個月及以上交付。(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