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航城房產證,三亞海航城的房子現在多少錢
寫在前面
一個行業,不管規模多大和利潤多厚,歸根結底是廣大人民群眾用貨幣投票支撐發展起來。但是,支付了貨幣,超出了時間,硬是拿不到房產證,人民群眾當然有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理由。
拿不到房產證背后,往往隱藏著房地產開發失序現象,甚至辦個房產證,也要驚動到省委書記,不久前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在一次會議中對該省某市有個小區10年沒辦房產證、面對居民頻頻就是推諉而大怒。
對于企業,消費者的房產證并非小事;對于政府部門,群眾利益無小事。為商要守法講信用,為政要積極監管勤于為民,并防微杜漸不讓小事拖成大事。
中房報記者 陳標志 海南澄邁報道購房4年,至今沒有拿到房產證。上百業主從全國四面八方涌向海南,決定找海航方面好好聊聊。
然而,當他們真正趕到海航總部辦公樓前,卻又發現對話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
業主向海航追問房產證7月16日上午,從內地趕來海南的數十名老年人,在海口市國興大道的綠化帶邊躑躅。距離他們幾十米開外,就是海航集團總部的辦公大樓。
這座海口地標性的宏偉建筑,并不是這數十名老年人想進就能進的。就算進入海航大廈,他們該找誰呢?
從報料人發給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的微信群聊截圖上顯示,這些老年人此前彼此并不認識,只是因為購房維權問題,他們才走到了一起。
而在此前,有業主自行錄制了一段兩分多鐘的視頻。她在視頻中稱,如果海航方面沒有給業主一個說法,她將通過網絡的途徑,發布該維權視頻。以下為該視頻的文字實錄——
“大家好,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沒有解決。事情是這樣的,在2014年至2015年期間,通過海航職工宣傳,我們相繼購買了由海航集團開發的,位于澄邁老城海口火車南站旁的海航幸福家園住宅樓,并在海航大廈售樓部付清了購房全款,并把契稅、房屋維修基金和個人資料一起交給了售樓部。簽完了購房合同,我就等待拿屬于自己的房產證了。
可至今4年多了,小區仍有160多戶(也有說140多戶)業主仍未取得不動產證。在此期間,很多業主三番五次找到海航房地產開發公司售樓部、海南第一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澄邁(縣)房管局,希望他們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復,然而我們在漫長的等待中卻是一些推托之詞,比如領導出差了,系統升級呀,等等。我們老百姓買個房子也不容易,幾乎把自己的積蓄都投在里邊了,我們想拿到一個屬于我們的房產證怎么這么難呢?老百姓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沒有一個為我們主持公道的地方嗎?”
7月16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接到報料趕到現場時,數十名維權業主仍徘徊在海航總部辦公樓前的花壇邊,商量著如何聯系海航方面的相關負責人。記者現場見到,盡管這些維權業主并沒有采取任何過激行為,但由于人數較多,佩戴工牌的工作人員還是高度警惕地站在一旁,以防意外發生。
“我們還有一撥業主去了澄邁縣城,找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對于這次維權,業主們也表示,他們已經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如果依然像此前一樣溝通無果,他們將不會離開海南。但當天上午記者離開現場時,業主們仍在人行道的綠化帶邊徘徊。
記者探訪空蕩蕩的小區業主所稱的海航幸福家園小區,位于海口郊區與澄邁縣老城鎮接壤處,屬于澄邁縣行政管轄范圍。7月18日中午,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從海口驅車前往該小區實地查看。
據網上公開宣傳資料顯示,海航幸福家園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與澄邁老城交界一帶,項目占地3498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3133.84平方米,項目由14棟6層高住宅樓等建筑組成,整個小區共有372戶。
有房地產商業網站宣傳稱,海航幸福家園小區距海口行政中心僅10分鐘車程、距國貿CBD僅25分鐘車程、距海口火車站、輕軌站8分鐘,機場35分車程,“屬于靜謐安靜的小區,離高鐵站也僅有百米之遙。周邊有現成的小商業,還有一處靚麗的田園風景線讓人望而觀嘆。”
而記者從海口市區驅車前往,導航路線多次出錯,經多次向路人打聽,最后在一處偏僻的地段找到海航幸福家園小區。該小區共有兩個出入大門,A區門崗有保安值班,而B區門崗卻無人看守。在兩個門崗旁的圍墻上,有顯眼的“海航地產”及“海航幸福家園”字樣。
記者進入小區后,卻很少見到有住戶。“L”型的小區全是6層樓高的建筑,由于此前下了一場雨,樓棟單元前的空地上積水嚴重。樓棟沒有電梯,沿著步梯上到樓頂,部分門窗金屬材質已銹跡斑斑,墻體粉刷材料也斑駁脫落。
記者站在該小區一棟樓上,確實能看到小區后方有一片空曠的水田,鐵路高架橋從小區的一側經過,但并不是網上宣傳的那樣風景如畫、“望而觀嘆”。
記者沿著多個樓棟的步梯挨著敲門,均未見有人應答。記者終于在A區某單元敲開一住戶家的門,一男子告訴記者,他只是這里的臨時租戶,對小區的情況不太了解。但該租戶告訴記者,目前該小區生活確實不方便,住戶也較少,出門只有靠電動車做代步工具。因為租金便宜,他們一家選擇在該小區租住。
在該小區B12棟某單元,一名女性住戶告訴記者,她是經人介紹,早在2013年就在該小區購買了房子,但截至目前尚未拿到房產證,“沒有房產證,我們當然心里不踏實,感覺房子不是自己的”。
海航地產否認是開發商“住在這里,生活確實不方便。雖然生活不方便,但沒有什么比房產證更重要的。”小區一住戶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想著是海航這么大的公司開發的項目,當初他們對沒有拿到房產證的事并沒放在心上,而隨著時間一久,業主也開始擔心了:開發商長達4年之久未給業主,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最近媒體總是報道海航‘賣賣賣’,我們這么多業主沒有拿到房產證,肯定很著急。”一名業主此前也告訴記者,據他們不完全了解,海航幸福家園B區有160多戶業主沒有拿到房產證,即《不動產權證書》。
記者也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海航幸福家園僅僅是一個房地產項目推廣名,其實際規劃報建名為“海南第一物流中心生活服務區”,土地位于海南省澄邁縣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南站出口路兩側,粵海鐵路海口貨運站西側。該生活服務區項目于2011年3月份前后開工,2013年3月建成。
“按照開發商方面的說法,這個房地產項目主要是作為海航內部職工的指標房。”一名不愿具名的男性業主告訴記者,事實上,許多業主并不是海航內部職工,而是通過海航內部職工“指標房”的名義購買。
那么,上述業主所述的情況是否屬實呢?7月19日,記者也就上述有關問題,向海航地產的相關人士確認。但記者得到的答復是,海航幸福家園的開發商并不是海航地產,而另有其人。但該項目的開發商究竟是誰?海航地產的相關人員并沒有明確回應記者,只是稱“我們會(記者采訪問題)轉給開發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但海航幸福家園小區大門處仍保留著“海航地產”的字樣,另外該小區對外營銷推廣名也冠有“海航”字樣,如果海航地產并不是該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商,那么是否構成侵權,或者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海航地產并沒有正面回應。
記者也通過多個途徑查詢,獲得的信息不盡相同,海航幸福家園的開發商像謎一樣的存在。
不動產登記中心:開發商的原因在幾經周折溝通后,7月20日上午,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到了澄邁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
在采訪澄邁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之前,記者也專門做了一個采訪提綱,并提出了6個方面的問題。該采訪提綱也得到了澄邁縣委宣傳部、澄邁縣不動產登記局等相關負責人的認可,但7月20日上午的采訪卻顯得困難重重。澄邁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人員不愿意接受采訪,讓記者再去找澄邁縣宣傳部門溝通。
最后在澄邁縣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協調下,澄邁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人員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而記者等待一上午,真正采訪僅僅用時幾分鐘。
澄邁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海航幸福家園A區(A棟)部分業主已經辦理了不動產證,沒有辦理的是B區的大部分業主,沒有辦理不動產證是開發商自身的原因。該相關人員向記者解釋:“開發商未給業主,我所知道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一筆200多萬元的代辦費問題。”
上述不動產登記中心人員告訴記者,該小區有兩個開發商(其并未透露開發商的名稱——記者注),A開發商委托 B開發商辦理房產證(不動產證),代辦費大概為 200 多萬元,但 A開發商沒有將這筆費用及時到位,B開發商只是將自己名下的房屋辦理了房產證,暫停為 A開發商辦理,所以業主的房產證就這樣被耽擱了。
“‘海航幸福家園’只是項目推廣名,在我們的系統里是查不到的,而它真正的規劃報建項目名稱為‘海南第一物流中心生活服務區’。”該負責人從系統里查詢后告訴記者,海航幸福家園一共有373套房,總建筑面積為32877.72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經賣出了360套,除了12套開發商自留,還有1套房可售。
對于海航地產是不是開發商的問題,上述人員也表示“說不清楚”,但外界都認為是海航開發的房地產項目。
“目前開發商已在為業主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至于什么時候能辦好,這取決于開發商(或業主)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該負責人稱,只要材料符合要求,他們將依法為業主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手續。
開發商的“承諾函”7月20日下午,有業主也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圖片材料,上面顯示的內容為開發商給業主的《承諾函》。而《承諾函》的落款名稱為“海南第一物流配送有限公司”。
該《承諾函》稱,海南第一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自2013年12月31日開盤銷售至今,已完成A1-B7棟(141戶)業主產權辦理事宜,余下的B8-B12棟(149戶)陸續辦理中。該公司也承諾,在2018年10月31日前完成B8-B12棟(149戶)《房屋所有權證》的出證工作,其中B8棟14戶于2018年8月20日前完成出證工作。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也多次輾轉與海南第一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方面取得了聯系,相關負責人表示會按照記者的采訪提綱上的問題,以書面的形式,一一進行答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間,對方尚未回復記者。
海航地產究竟是不是海航幸福家園的開發商?其與該小區、海南第一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是否有關聯?小區業主購房長達4年之久沒有拿到不動產權證,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
這一連串的疑問,至今仍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