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豬頭三房產網—豬頭三房產網官網
說到夏天
除了小龍蝦冰可樂
還有最重要又容易被忽視的
防曬
夏天防曬僅是女孩愛美怕曬黑?
當然不是
而且,防曬不只是女人的事
26歲的武漢boy楊超(化名)高大帥氣,喜歡戶外運動。他天生麗質難自棄,從來不用護膚品,夏天也從來不防曬,總覺得皮膚黑點更man。
上周他吹空調感冒了,一邊吃著感冒藥,一邊堅持戶外運動,在東湖綠道騎了一上午的自行車,下午臉就開始發紅浮腫,第二天一早起來,滿臉長滿水泡泡,而且極癢,整張臉腫脹變形。
他趕緊去醫院治療,醫生說他得了日光性皮炎,原因就是吃了藥后沒防曬,因此產生了藥物致光過敏反應。
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
隨著夏季的來臨,
眼下日光性皮炎患者數明顯上升,
男性患者比女性多。
因為他們不愛涂防曬霜,
又不好意思打傘。
殊不知,就算不怕曬黑,
有些情況下也是必須防曬的,
比如
使用很多藥物后容易導致光過敏反應,
而且男女都一樣。
一部分人服用或注射過一些藥物后,參加了戶外活動,曬過的皮膚出現了例如發熱、紅疹、瘙癢的異常情況。這就是藥物光敏性反應。
藥物光敏性反應是指患者在服用、注射或者局部使用某些藥物后暴露于日光,在日光的照射下而產生的不良反應。能夠導致光敏反應的藥物稱為光敏性藥物。
那么,
哪些光敏性藥物應該引起注意呢?
1、抗菌藥物:如喹諾酮類,也是我們常稱的沙星類藥物,代表藥物有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四環素類,代表藥物金霉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
2、心血管系統藥物:如胺碘酮、硝苯地平、硝普鈉、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等。
3、解熱鎮痛藥:代表藥物如布洛芬、吡羅昔康等。
4、利尿藥:代表藥物如呋塞米(速尿)、螺內酯(安體舒通)等。
5、抗過敏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有些抗過敏藥物同樣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6、降糖藥物: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
7、抗腫瘤藥物: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
8、精神類藥物:如艾司唑侖(舒樂安定)、氯丙嗪等。
此外,一些外用皮膚藥如維甲酸等,中草藥如補骨脂、荊芥、白芷、白鮮皮、仙鶴草等,也可引起藥物光敏反應。
事實上,
不僅僅是藥物會導致光敏反應,
一些食物同樣會誘導光敏反應,
如芹菜、菠菜、茴香、檸檬、藜蒿等等,
還有薺菜、芹菜、香椿、馬齒莧等野菜,
同樣要注意。
漢口的肖女士上個月就因此倒了霉。37歲的肖女士家住青年路,是一名家庭主婦。中午她吃過臘肉炒藜蒿后,約上朋友去東湖游玩。當晚回家后,肖女士就覺得臉部緊繃,有些瘙癢,但并沒當回事。
第二天早上她起來一照鏡子嚇了一跳,整個臉腫得像氣球一樣,還起了很多紅疹,完全沒法見人,趕緊來到醫院皮膚科就診。
皮膚科醫生詳細詢問其飲食和病史后,確診其患上日光性皮炎,導致其發病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天中午吃過的藜蒿。由于泥蒿是光感性植物,食用之后再曬太陽,會增加人體對紫外線的吸收,極易誘發日光性皮炎。
吃了怎么辦?
01
“躲”
在吃了“怕光”藥物或“怕光”食物期間,盡量避免太陽下外出,無法避免需要外出時,那么就需要躲著太陽咯。
02
“調”
大家在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并咨詢醫師或藥師,了解藥物的特性及其是否“怕光”。對于一些1天使用1次并非必需早上使用的藥物,咨詢醫師或藥師是否可以調整使用時間,選擇在晚上使用。有藥物光敏反應史的患者應主動告知醫生,慎用此類藥物。
03
“防曬”
由于藥物在體內代謝和排出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一般建議在使用這些藥物期間以及停藥后的5天內,都應注意防曬。
外出時可以選擇撐太陽傘、戴遮陽帽及太陽鏡,減少皮膚裸露如避免穿短袖上衣,盡可能的減少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
04
“就醫”
藥物或食物光過敏反應的發生與個人的體質相關,差異也很大,是否出現癥狀或癥狀的嚴重程度均不一樣,所以對于使用了光敏性藥物或者食物之后不要過度驚慌,也不要心存僥幸,切實做好防護,出現癥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