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房產、大通房產局咨詢電話
根據香港交易所8月18日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碧桂園8月14日獲摩根大通以每股均價0.8435港元增持好倉約1.71億股,涉資約1.44億港元。增持后,摩根大通最新持好倉比例由4.42%上升至5.04%,這也向市場投資者透露了對碧桂園的明確看好。
這看起來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摩根大通好像是來“雪中送炭”的,但通過觀察這一段時間摩根大通的一些動作來看,他們這些可能是自導自演。
目前中國很多房企都來到了一個非常難的時間點,不論是頭部開發商還是腰部以下的開發商,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尤其是過去一年多,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背景之下,我國開發商境外融資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債務償還成本也越來越高,結果導致很多開發商的債務壓力進一步擴大。
在這種背景下,很多房企都被一些外資看空,甚至有一些國際投資巨頭特別發布報告對中國一些房企評頭論足,這進一步拉低了一些房企的股價。
在2023年7月24日,摩根大通發布報告稱,預期市場對民營企業的流動性擔憂將持續存在。將碧桂園的新目標價由2.3港元下調至為0.9港元,之前為2.3港元;碧桂園服務的新目標價由之前為22港元下調為6.7港元,最后他們將碧桂園、碧桂園服務的評級下調至“減持”。
而且在摩根大通發布這個報告之后,很奇怪的是網絡上有關碧桂園的一些開始鋪天蓋地而來。
尤其是在8月初,“碧桂園4.2%N20260206”和“碧桂園4.8%N20300806”兩只債券本應該在8月7日支付利息,但沒有能夠正常支付。
另外在8月10日晚間碧桂園發布了盈利警告,預計2023年上半年虧損在450億到550億之間。
受到這兩條消息影響,網絡上開始到處傳碧桂園暴雷了,碧桂園會成為下一個恒大等等,結果導致碧桂園股價迅速下挫。
目前碧桂園的股價已經從7月末的1.58港元左右下跌到0.74港元左右,20天時間就蒸發了53%,一切都如摩根大通所預料那樣。
按照摩根大通自身的報告,碧桂園潛在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他們應該不會觸碰這個雷才對,但是在碧桂園股價下跌到0.8港元左右的時候他們卻毫不猶豫地買入了。
事情至此,其實大家早就明白摩根大通的意圖了,他們就是通過前期的造勢,為后期的買入做準備,這完全是一種收割行為。
但這也不能怪他們,如果碧桂園本身不存在問題,也不會給別人做局的機會,在當前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各大房企確實都不太好過,就連國企遠洋本身都出現了比較大的虧損,在這種特殊背景之下,房企股價再怎么下跌也在市場預料當中。
但這種下跌其實跟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整體基本面是違背的。
雖然當前整體樓市確實不太好過,但中國的樓市容量,樓市增量還是有的,只不過因為當前各大房企日子不好過,再加上市場買漲不買跌情緒的影響,所以導致很多房企的銷售受到了很大的波動。
但是最近一年多時間,中國樓市的發展有點詭異,尤其是一些民營房企股價的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有點太詭異,這里面有沒有可能是一些外資機構在搞鬼,我們不知道。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過去一年多時間,美聯儲持續加息確實給中國樓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頭部房企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這點我們得從各大房企的外債說起。
前幾年在我國樓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各大企業都紛紛加杠桿進行開發,為了遏制樓市過火的局面,國家也推出了很多調控政策,很多開發商在國內的融資越來越難。
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企業都只能到境外發債進行融資,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5日,我國地產海外債仍有533只存量債券,合計債券余額1776.94億美元。其中,有523.98億美元將于2023年到期,占比近三成。
但是在這些房地產外債集中到期的時候,美聯儲卻持續加息,結果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下降,于是國內房企的債務償還成本迅速增加。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2021年的時候,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是6.45左右,假如當時有開發商在外融資1億美元,期限兩年,年化利率7%,如果匯率保持不變,到期之后開發商連本帶息總共要需要償還7.35億人民幣左右。
然而隨著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目前已經下跌到7.2左右,這意味著當初在外融資的1億美元需要償還1.14億美元,按照當前的匯率至少需要償還8.2億人民幣,相當一下就多出了8,200萬左右的利息。
而最近兩年,開發商本身的經營情況并不太樂觀,利潤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這時候外債償還成本又迅速增加,這讓很多企業的資金鏈都陷入了緊張局面當中,甚至出現了很多外債違約。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僅僅是2022年,我國就有38家房企旗下的92只海外債發生實質性違約,未能按時兌付本息的違約海外債發行金額合計375.51億元。
在房企外債持續違約的背景之下,我國整體開發商的信用也逐漸下降,海外發債渠道越來越難,又進一步加劇了各大開發商的資金壓力。
通過綜合分析這些事情,可以明顯看出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樓市影響確實是比較大的,這也給了一些外資機構很好的操作機會,他們可以先做空賺一筆錢,等一些房企的股價跌到低谷的時候再果斷入手。
而按照我目前中國整體樓市的基本面來看,未來樓市肯定會慢慢復蘇的,到時股價上漲他們又可以收割一筆,雙向收割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