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黃旭—黃旭個人簡介
來源:讀特
歷經26年無法的老舊小區。
傾聽群眾呼聲。
深入現場調研。
群眾的事無小事,更何況是住宅大事。9月底,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業主們將拿到等了26年的房產證,一段沉積已久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而這正是羅湖區衛生健康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為群眾辦實事,解群眾之所難的重大成果。
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由于建筑時間久遠,面臨土地使用性質變更、資料缺失嚴重、房屋產權人確認等一系列歷史“疑難雜癥”,導致60余套住宅一直未能辦理房產證,這已經成為居住在這里的60余戶家庭26年來的一塊重大“心病”。為解決群眾“最愁、最難、最急”的問題,羅湖區衛生健康局黨組高度重視,把解決衛生系統住宅樓的房產證問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指定專人負責,持續跟進推動。同時,與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羅湖管理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區規劃土地監察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攻堅克難,依法合規地妥善解決了阻礙該住宅樓房產證辦理的一系列難題。
業主心病
26年無法辦房產證
1994年,為解決深圳醫療系統職工住房難題,經市國土規劃部門批準,建設了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住宅樓共2棟,共計64套,總建筑面積5364平方米。
1996年,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通過了市國土規劃部門驗收。但因該住宅樓與羅湖區慢性病防治院門診樓原本屬于同一宗土地,產權登記中心要求同一宗土地上的物業需整體通過規劃驗收才能辦理房產證,而羅湖區慢性病防治院門診樓因當時存在基底面積占用南側建議性規劃道路約31平方米,無法通過規劃驗收,導致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在當時無法辦理房產證。
由于建筑時間久遠,時間跨度大,深圳產權登記的相關政策、法規經過了幾次修訂完善,同時相關辦事機構和人員也經歷了多次更迭和變更調整,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房產證辦理的各項資料缺失嚴重,房產證辦理的難度也愈發加大。
在房產證辦理道路上26年的等待,至今仍讓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的居民們心緒難平。“我28歲就到羅湖醫院檢驗科就職,至今30余年。有20多余年就住在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里,由于房子沒有房產證,孩子、孫子都沒有辦法落戶。”住宅樓1棟的業主李女士回憶時說道。對于另一位業主骨科專家的王先生而言,談起住宅樓房產證的辦理,仍然讓其十分心酸。“從年輕人盼成了老年人。”王先生坦言。
不懈努力
終于解決歷史難題
面對歷史遺留問題,一定要尊重歷史,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解決老百姓的問題,要不吃不喝不拿,為群眾辦實事。2021年,羅湖區衛健局結合學黨史、辦實事,下定決心非要把這件事辦成不可,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辦理過程中,困難錯綜復雜,超出想象。在國土、監察、住建等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用心、用情、用力,一個一個解決問題,攻克難點。充分顯示了多個部門的責任和擔當,體現了真正的服務群眾,服務百姓,牢記初心,不忘初心。
秉承“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在了解到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房產證辦理難題和60戶業主的急切需求后,時任區委衛健工委書記、衛健局長鄭理光高度重視、局黨組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解決方案,并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于2015年起,著手解決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房產證辦理難問題。2020年,局黨委又指定原副局長、現任區委衛健工委書記、衛健局長孔舒具體負責,同時抽調辦公室主任張政和慢病院后勤部主任黃旭2名干部專責辦理。
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房產證辦理問題也得到了羅湖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分管區領導多次組織召集相關部門、單位協調解決該問題。羅湖區衛生健康局與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羅湖管理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區規劃土地監察局、區住建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多次協商,依照現有政策框架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一是重新調整用地合同。經羅湖區衛生健康局積極協調,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羅湖管理局已重新調整了羅湖區慢性病防治院綜合樓及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用地合同等相關事宜,合同已完成公示。二是建設工程規劃驗收。經專業公司對建筑物進行鑒定、測繪部門現場測繪,形成新的圖紙并進行工程規劃驗收。同時在新的合同補充協議中將原規劃的建議性道路列入片區舊改規劃中考慮,由區城市更新局責成舊改實施主體負責規劃和建設。三是接受超紅線面積行政處罰。已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羅湖管理局申請現狀保留,完成了關于羅湖區慢性病防治院綜合樓現狀保留相關事宜的公示流程,并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了現場查驗、完成測繪報告和計算超建面積,對超紅線建設行為接受行政處罰。四是拆除歷史違建。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所在地塊中存在圍墻觸紅線及其他幾處違建,羅湖區衛生健康局已于2019年9月底,牽頭完成了對5處違章建筑物的拆除工作。五是妥善解決消防安全問題。改造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公共設施(包括消防、防盜、污水處理、擋土墻圍欄等),委托專業公司制定維修工程概算,并實施管道煤氣安裝工程,清繳歷史水電欠費。六是改造供電設備房。羅湖區慢性病防治院的配電設備老舊及運行時間長,存在安全隱患,需更換成箱式變電站設備,2020年6月已完成改造工程。
在談到這件事、談到這些曾經共事過的老人,時任羅湖區衛健局局長鄭理光眼眶濕潤,他始終覺得“愧對這些員工”,讓這些老人等了20多年才拿到房產證,而這些員工都曾為羅湖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了青春。“2015年上任之后,我就把這件事當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辦。當局長這幾年,見證和推動了羅湖醫改的落地實施,我們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都在逐年進步。在這個過程中,羅湖衛生系統經歷的成功失敗我都清楚,一直在這條戰線上,對大家特別有感情。”鄭理光介紹說。
目前,在羅湖區衛生健康局的主動組織下,通過一系列舉措,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已基本補齊和完成不動產登記資料,正在對住戶的缺失信息進行采集和補錄,并協調區住建局對已完成的政策性住房信息進行審核。待區住建局完成審核并作出批復后,即可到不動產中心進行產權登記。目前,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和羅湖區慢性病防治院綜合樓初始登記工作已完成,住宅樓住戶正在陸續辦理房地產證。
心口積壓了26年的石頭落了地,讓羅湖區衛生系統住宅樓居民十分開心。1棟業主、疾控中心員工付女士表示,“小區里的住戶都是在醫療系統內工作,街坊鄰居都很熟悉,小孩們都是一起長大的,感情很深。等房子改造好了,老同事們都是非常樂意搬回來住。這里人情味很濃。”
“只要有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硬作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羅湖區衛生健康局二級調研員劉嶺表示,在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的過程中,各職能部門積極聯動,建立了高效的協調機制,提高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信任感和滿意度,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來源:深圳商報)
編輯 昌慧 審核 譚鳳希
(作者:通訊員 肖兵峰 文/圖)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