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公司排行榜(房產公司排行榜20強)
“2023年度中國上市房企最佳董事會TOP30”榜單從側面反映出,在優秀的董事會治理下,企業可以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穩定性,并展現出跑贏市場的實力。
中房報記者 苗野 付珊珊 北京報道
房地產新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4月22日,金地集團新一屆董事會落定,徐家俊當選金地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福田投資董事長季彤出任金地副董事長,金地董事會還聘請了李榮輝出任總裁兼財務總監,李榮輝是生命人壽派駐到金地的董事。
“新一屆董事會將背靠各方股東的支持,充分發揮和利用混合所有制的優勢,確保公司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金地集團方面表示,有理由相信一個規模適中、專業互補的董事會以及“老中青”相結合的經營管理團隊,將為金地集團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保持生產經營的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如市場預期,金地集團形成了多元、均衡的新一屆董事會結構,也是金地集團發展歷程和公司治理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變革始終在持續。2023年以來,隨著多位知名房企創始人、掌舵者及明星職業經理人的加速“退場”,各家企業的董事會架構也隨之調整。一方面反映出整個行業在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時的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更多元的董事會決策方也能讓投資者看到更多創造價值的可能。
今年,中國房地產報推出的“2023年度中國上市房企最佳董事會TOP30”榜單,繼續以已發布2023年年報的A股和H股上市房企為候選池,根據上市房企截至2023年年末的凈資產收益率、市值、市值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董事會構成質量與多樣性等多個維度指標,測算推出“2023年度中國上市房企最佳董事會TOP30”。
從各項數據指標來看,“2023年度中國上市房企最佳董事會TOP30”榜單中,央企、國企及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據總榜單的比例約65%,地產國家隊走強的氣勢越來越濃。在榜單前10排名中,只有少數2家穩健型民營房企入圍,分別是龍湖集團和濱江集團。
全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戰略和組織體系變革。“2023年度中國上市房企最佳董事會TOP30”榜單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優秀的董事會治理下,企業可以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穩定性,并展現出跑贏市場的實力。
具體來看,2023年董事會綜合指數平均值為0.79,同比基本持平。相比2022年榜單中的TOP30強房企,排名已發生明顯變化,有5家房企與TOP30榜單失之交臂,取而代之的是融創中國、旭輝控股、龍光集團、中梁控股和寶龍地產,它們受益于營業收入增長幅度和董事會構成的多樣性排名有所提升,但原本基數相對較低。
房地產行業在市場調整中加速洗牌,競爭格局也在加快重塑。在“2023年度中國上市房企最佳董事會TOP30”榜單中,董事會綜合指數在0.9以上的有6家房企,比2022年少了3家。中海地產、保利發展和華潤置地拿下前三甲,中海地產的各項指標以“穩”取勝,綜合指數達到 0.98,這也與中海地產一直以來向外界釋放的“信心”相呼應。保利發展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和超過1000億元的市值都是加分項,排名由2022年榜單中第8名重回前三;排在后面的是建發國際和綠城中國,發展較為穩健。萬科和龍湖均因市值和營業收入較大的跌幅拉低了評分,滑出前三陣營。2022年,萬科是2000億級市值龍頭公司,但到了2023年底萬科A市值下降到1161.52億元,同比下滑43.03%;龍湖則是去年唯一市值超過千億元的民營房企,2023年下幅45%至747億元。
這是一個信號,房企市值大幅縮水是這一季榜單最明顯的特點,九成房企市值縮水,僅有3家房企市值出現小幅上漲。上榜企業中千億元市值房企跌剩4家,這4家房企2023年市值也無一例外下跌,跌幅均在30%以上。
綜合指數在0.8以上的有10家房企,相比2022年榜單少了7家房企。濱江集團、越秀地產等幾家房企或因較高的ROE,或因相對較高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成為該指數陣營的“常客”;處在綜合指數0.6~0.8的房企大多因截至2023年年末ROE的負值表現、市值大幅縮水50%左右拉低了董事會綜合指數。這是行業整體大環境使然,絕大部分民營房企因存在較大債務壓力,在行業縮表出清過程中站在了十字路口,引發了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思考。
困難的另一面意味著探索與新機。董事會建設是一項關鍵任務,如何排兵布陣帶領企業走向新的發展階段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此外,董事會的基本前提和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建立和維持股東價值,優化資本回報率。為了持續實現這些目標,董事會也要專注于讓企業的品牌資產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聲譽資產。面對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的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唯有徹底思變、求變,以好品牌、好產品、好服務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思路引領企業繼續前行,共同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方能行穩致遠。
身處變局之中,如果要給當下房地產企業董事會一個最好的注解,那就是:“越過山丘”,通過穩健與創新發展,在風浪中駛向安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