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拉缸有什么現象,發動機拉缸早期表現
一、什么是發動機拉缸
拉缸是汽車發動機的常見故障之一。所謂“拉缸”是指氣缸內壁被拉成很深的溝紋,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摩擦副喪失密封性,從而導致氣缸壓縮壓力降低,動力性喪失;拉缸具有相當的危害,拉缸時缸套的的磨損率很高,最高可達正常的幾百倍,使活塞、活塞環及缸套的壽命大為降低,使活塞與缸套咬死,造成發動機損壞。可燃混合氣下竄使曲軸箱壓力增大,嚴重時會引起曲軸箱爆炸;潤滑油上竄到氣缸內引起燒機油現象發生;排氣管冒煙嚴重;發動機噪聲異常;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二、拉缸形成的機理
拉缸的機理,直觀地說,就是活塞或活塞環與缸套之間局部產生高溫使環與缸套產生高溫熔蝕粘附,活塞與缸套之間的油膜中斷是產生拉缸的主要原因,活塞與缸套之間的油膜一旦中斷,則兩種金屬就產生干磨擦,由于高速的相對運動產生的高溫會超過金屬的熔點,引起活塞、活塞環與缸套表面產生熔蝕粘附,活塞繼續運動時,兩表面熔蝕粘附點又被扯斷,產生拉缸。
三、汽車發動機拉缸會有什么樣的現象發生?
1、潤滑油上竄到氣缸內引起燒機油。
2、排氣管冒煙嚴重。
3、發動機噪聲異常。
4、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四、拉缸的原因
造成拉缸的原因十分復雜,有設計方面的原因,如材料的選配,間隙大小的確定,裝置的安裝對中等的是否恰當,結構布置是否合理,表面粗糙是否適宜,潤滑冷卻的安排是否完善等。從管理的角度,則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1)氣缸潤滑不良:
氣缸潤滑油不足或供油中斷,發生金屬直接接觸而拉缸。氣缸潤滑不良的原因有:油底殼的機油太少或機油質量太差,柴油機的溫度過高或者活塞環(主要是油環)損壞或失效等。
(2)磨合不夠充分:
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的磨合,必須考慮磨合時間和負荷分配問題。在過低負荷下即使長時間磨合也不能磨合完畢,而如果急于高負荷運轉,則會引起拉缸。
(3)冷卻不良:
冷卻不良將導致氣缸,活塞溫度過高,潤滑不良;冷卻不良會使活塞與氣缸套過熱而過度膨脹變形,失去原來的正常間隙而拉缸。冷卻不良的原因有:冷卻水泵排出壓力不夠,供水不足或中斷;冷卻水腔銹蝕或臟污;水中含有氣泡,積存在冷卻腔內沒有放出而造成氣阻;水質太臟,水溫過高。
(4)活塞環工作不正常:
開口間隙過小,使活塞環斷裂;天地間隙過小,使活塞環卡死;積碳太多,使活塞環粘在環槽內失去彈性,造成斷裂或燃氣泄漏;開口間隙過大或磨損嚴重,發生漏氣。燃氣的漏泄破壞了潤滑油膜,使表面溫度過高。活塞環斷裂后碎片易掉入活塞氣缸之間引起拉缸、咬缸。
(5)燃用劣質燃油:
不完全燃燒帶來更多的燃燒殘渣;后燃現象嚴重,使排氣溫度升高,未及時采取技術措施;氣缸潤滑堿值不合適。
(6)修理裝配錯誤:
修理裝配錯誤時漏裝活塞銷卡環或未完全裝入,安裝時清潔工作差,把金屬屑或硬物碎粒帶進缸里也會引起拉缸。另外活塞環裝錯、裝反、漏裝均可造成拉缸。活塞環有油環和氣環之分,油環主要是用來刮油,改善缸套潤滑條件;氣環主要是保證活塞與缸套的密封。根據工作條件以及承受壓力的不同,各道氣環在材料選用和結構設計方面有所不同,如把活塞環裝錯、裝反或漏裝均可造成密封不嚴或是沒有刮油作用,使缸套內表面潤滑條件惡化造成缺油引起拉缸。
五、預防拉缸措施
1. 對新機和大修后的發動機,一定要先經過磨合,即在保持良好潤滑的條件下,按照轉速由低到高,負荷從小到大的原則,認真按磨合規程操作,然后 才能投入正式的負荷運轉。
2. 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正確選配活塞裙部與氣缸套之間的間隙、活塞環的開口間隙和邊間隙。另外,在修理上還要把住活塞偏缸這一關,同時要保 證氣缸套的尺寸精度。
3. 保持冷卻水正常溫度70℃~95℃,避免發動機過熱。冬季啟動前應采取預熱措施。
4. 合理操作使用發動機,不要超負荷作業,不要亂轟油門,不要缺水啟動。
5. 加強空氣濾清器的維護保養,嚴防灰塵吸入氣缸內。
6. 維護好潤滑系統,防止機械雜質和積炭混入機油內而加劇氣缸套的磨損。
7·適時檢查發動機機油油面高度,虧油時添加。
只要掌握造成拉缸的原因,科學地管理和正確使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落實預防措施,就一定能減少甚至避免拉缸的發生。
如果想要趕上日新月異的汽車后市場變革潮流,記得關注我們!
關注“自主汽車”,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zizhuche,每日收獲不一樣的汽車行業評論,評論不是結論,是提供多一種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如有買車需求,請點擊下方我要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