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sc7質量怎么樣-吉利sc7質量怎么樣值得買嗎
國六法規壓力太大,多數車企3年達標幾無可能,發展甲醇汽車或是破解之道。
《選車網》了解到,由于國6a階段要求與國五標準差別不大,多數企業摸底測試之后較有信心。而2023年實施的“國6b”排放標準,比“國6a”嚴了幾乎一倍,相比“國五”則更顯得“不留情面”。多數企業認為時間倉促、成本壓力大、技術難度大。
倘若傳統燃料汽車短時間內無法達到國六排放要求,能否找到替代燃料解決排放問題呢?對汽車能源的多元化探索,特別是甲醇汽車方面,經過六個五年計劃的研發,國內企業、專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日前吉利宣布,其甲醇汽車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開始開發高壓縮比甲醇動力,探索渦輪增壓及缸內直噴甲醇動力技術,甚至單一燃料甲醇車技術,并與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進行深度合作,推動全球綠色甲醇循環利用。
同時,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姚春德教授帶領科研團隊研發的柴油甲醇組合燃燒技術,突破了甲醇難以壓燃的應用障礙,在柴油和甲醇混合燃燒方面,甲醇替代率達到45%以上。在機械工業科技大會上,該技術榮獲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吉利汽車和姚春德教授團隊的研發成果,代表了工信部倡導甲醇汽車發展的兩個方向。而車企在國6b階段遭遇的重重困難,甲醇路線或能巧破難題。
首先,國6b階段排放加嚴導致成本上升,是車企應對國六需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為了“排放達標”,傳統燃料汽車的后處理裝置方案,或許要“無窮大地” 提高貴金屬用量,同時加裝顆粒物捕捉器,從而使得成本不斷增加。
而甲醇的排放情況遠優于汽油和柴油,且甲醇特殊的分子結構,使得它在減少顆粒物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就顆粒物產生的原理而言,石油燃料碳鏈的長短是決定顆粒物排放的主要因素,碳鏈越長的燃料,燃燒后顆粒物排放得越多。柴油所含碳氫化合物的碳原子數是12~260個,汽油是7~16個,甲醇僅有一個碳原子,因而甲醇燃燒后的顆粒物排放很少。
在山西晉中運行的吉利海景SC7甲醇汽車,其氮氧、碳氫和碳氧化合物等排放比國四標準的限額值低40%~50%,部分指標達到國五標準。姚春德教授團隊開發的“甲醇重型商用車組合研發技術”,同時降低了氮氧化物和碳煙顆粒物的排放量,不需要尿素輔助就可以滿足國五排放要求。
今年11月4日,華菱星馬——天津大學柴油甲醇雙燃料國六項目正式簽約。“校企合作、產研結合”為甲醇助推車企“達標國六”邁出了重要一步。
其次,由于時間緊迫,車企來不及開發新一代發動機,成為國6b 階段“卡住”車企的第二難關。如今,多數車企應對國六的技術方案還處在摸索或試驗階段,而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開發已經進行多年,在甲醇發動機技術上,我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早在2005年,吉利汽車就已著手研發甲醇替代燃料,于2006年成功研發第一代甲醇汽車。并于2012年12月,成為我國惟一獲得工信部甲醇汽車產品公告的汽車制造企業。
從2005年至今,吉利甲醇汽車研發經歷了技術積累、量產試運行、規模化生產和可持續發展四個階段。在技術積累階段,吉利汽車攻克了低溫啟動、靈活控制、耐醇材料等多項關鍵技術難點,獲得了核心專利技術40多項。按照規范的研發流程,成功開發了第一代甲醇動力和第一代M100(不摻汽油,只有甲醇和少量添加劑)甲醇汽車。
如果說吉利汽車克服了甲醇乘用車的技術難點,那么姚春德教授團隊則為甲醇在重型商用車上的應用,則是作出了突出貢獻。姚春德團隊開發了整套甲醇噴射系統的關鍵部件,建立了完整的自主開發體系。通過自主研制的電控系統,在發動機達到一定溫度后,安裝在進氣總管的甲醇噴嘴向進氣道噴射甲醇,使甲醇與空氣形成均質混合氣后在氣缸內和柴油共燃。經過多年的實驗、試用,甲醇的最大替代率可達45.6%,平均替代率為32.7%,發動機燃燒效率可以提高8.7%,達到47.6%。
車企的第三個難題在于,即便研發出合格的發動機,也需要與整車匹配、反復試驗,進行20萬公里的質量認證等等,重復環節多,時間周期長。而經過多年的科研、試驗、試運行,我國甲醇汽車已日漸成熟,目前距全國推廣只欠“東風”。
以吉利汽車為例,自2013年3月投入試運行以來,已經有1008輛吉利甲醇汽車在全國5個省市8個試點區域進行試運行,行駛總里程超過1.3億公里,單車最大行駛里程超過30萬公里。
今年5月,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組織專家對晉中甲醇汽車試點工作進行驗收。結果顯示,甲醇汽車在經濟性、環保性、安全性、適用性、可靠性方面符合要求,達到預期效果。
甲醇不僅有助于企業“達標國六”,在燃料經濟性上方面,甲醇汽車也明顯優于傳統燃料汽車。
姚春德介紹說,根據目前12個省市100多輛重型車的運行情況統計,按照現在柴油和甲醇的價格計算,使用柴油甲醇組合燃燒技術的重型車可節約20%~25%的燃料成本。
據吉利汽車提供的資料顯示,在晉中投放的150輛甲醇出租車,平均每公里燃料成本為0.39元(計入少量啟動需要的汽油的成本),百公里燃料費用約39元,而同款同排量汽油車百公里燃料費用約75元,甲醇車燃料費用降低48%,使用經濟性較好。按每車每年運行9萬公里計算,每車每年節省燃料成本可高達3.2萬元。
此外,甲醇燃料還可以有效減輕我國能源壓力。制作甲醇的原料多是高硫、高灰的劣質煤,這些劣質煤是不能直接燃燒的,但這類煤占全國總儲量的40%~50%。因此,大力發展煤制甲醇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最大化,其戰略價值不亞于開發了一種新能源。
既然甲醇汽車技術成熟、節能環保、且煤制甲醇還能有效解決我國的能源危機,為何甲醇技術發展30年來一直在試點范圍內打轉?為何地方政府的熱情高過中央政府?又為何沒有任何資質的甲醇改裝車,數量遠遠大于試點內的正規車?種種跡象都表明甲醇燃料的市場認可度非常高,且前景廣闊。而甲醇汽車卻遲遲無法全面推廣呢?《選車網》將繼續關注甲醇汽車的話題。
從目前行業應對“國六b”的技術儲備看,如果不采用甲醇技術路線,難度將相當大,而且成本太高。因此,甲醇路線或將成為中國有別于其他國家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