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觀機油溫度140度、途觀機油溫度140度怎么辦
[呲牙]標題是不是很讓你覺得很驚訝,這年頭寫頭條怎么還有上熱門的標題呢。最近開始玩抖音,都說我這個八零后的中年油膩大叔趕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人家都玩了N年的抖音我現在才開始玩,節奏有點帶偏了,寫啥都往上帶個上熱門[呲牙]。
言歸正傳,談談今天的主題,沒錯,又是燒機油。很多車友跟我開玩笑:“你除了燒機油,還能搞啥?”
答:我還會換機油……[淚奔]。
很多小伙伴覺得我肯定是猴子搬來搞笑的吧,非也!平凡之中見神奇,就算是換最普通的換機油,也要用心去換,換的講究,換得徹底,換得讓你的發動機比同齡車長壽十年,當然了,這是題外話,下次專門做一檔子節目和大家探討如何換機油,今天就說說途觀燒機油的問題。
經過長期的摸索,途觀燒機油的復雜過程可以整理出一個循環,玩過生化危機的朋友都知道,一切危機都有原點,找到了原地問題就好解決了,生化危機整個浣熊市爆發病毒的原點就在阿克雷山區的保護傘公司洋館實驗室,病毒從這里泄露經過水資源蔓延到整個浣熊市……最后才有了我們的分頭小哥(里昂)和馬尾小姐姐(克萊爾)以及王阿姨(艾達王)和吉爾大媽(JILL)狂掃喪尸陣、生劈暴君追蹤者最后在核彈毀滅浣熊市跳出升天的經典游戲之《生化危機》。哎呀,我是不是又扯遠了,應該說說途觀燒機油的原點,為了讓大家不覺得枯燥,我們結合圖文,邊聊邊分析。
來的是這臺原始版本的途觀,就是大燈下邊沿帶個弧度的那款。這是最早設計定型的原版途觀,也是用料最扎實的那批,絕對不會有紙糊的A柱那種事情。只要不是被重卡碾壓,基本還是可以給你保命的。
車尾經典,這種圓孔設計的大燈,在同時代的邁騰和速騰上也有體現。這種尾燈不是LED的,除了燈泡容易壞之外,沒多少缺點。
實表公里數,大哥一手車,沒必要去調表。這個公里數是正常的。
車輛身份證。以前的車都把身份證放在機艙里,現在的都放在副駕駛側的B柱下半截。
這兩個故障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分析了。一個是凸輪軸位置傳感器,一個是中油底殼上的電磁閥,控制機油泵流量的那個東東。
準備開拆,這臺車是我們的熊大師傅主刀,我心里很踏實。
斷開發動機和車身連接之后,舉升機舉起車身。
掏出整個發動機……到這里,我們對這車為什么燒機油還只字未提,別急,不是賣關子,現在只是鋪墊階段。
心臟取出來了,準備分解……
這機器是模塊化設計,都是大件一整塊一整塊的往下搬即可。
看到鏈條的時候我真是被驚得一身冷汗,居然還是老版本的鏈條和張緊器,開了十多萬公里居然沒有跳齒頂氣門,我只能說你的運氣真的很好。
小哥把缸蓋整個端下來
拿下缸蓋之后就可以看到氣缸和活塞頂部了,活塞頂部有點點積碳我不覺得意外,但是看看這個氣缸,已經被拉傷了,都是積碳和缺油惹的禍,必須鏜缸。
拿下整個缸體……
準備分解缸體,油底殼肯定是不要了,都變形了,放油螺絲還漏油。
拿掉油底殼之后發現里面還算干凈,沒太多油泥和臟東西
取下大瓦,呵呵,我也只能呵呵了,嚴重的拉傷啊,估計是真缺機油。
對于活塞,我不報什么幻想,就算沒拉傷也要更換,因為這批車的活塞環設計有缺陷,環薄槽窄,不換不解決問題。
但是不幸被我料中,活塞果然拉傷了,這也和對應位置的氣缸壁被拉傷的事實相吻合了。
鏜缸清洗的師傅來把東西帶走,讓他給我把零部件清洗和修復好,至于怎么修復的,一會會說到。
順帶把我定制的幾樣材料給鏜缸的師傅帶走,讓他順帶給我加工好。
因為這款車原車是不帶氣缸套的,氣缸就是直接在缸體打孔形成,既然拉傷了或者磨損了,按照維修手冊要求是還全新氣缸體,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太大,我們決定用傳統的鏜缸鑲缸套來修復他。
首先在原來氣缸的基礎上挖一個孔,孔的尺寸和缸套的外徑一致(實際上會小幾絲,畢竟要咬住缸套嘛)
然后鑲嵌進去四個缸套,看到沒,跟炮筒似的,缸套的外徑和之前挖好的孔尺寸一致(實際上略大幾絲,不然咬不緊),而內徑則小于原車的孔直徑。用鏜床把這個缸套的內圓切削至出廠的尺寸(實際上是小三四絲,留點余量給磨缸用)
最后用油石磨頭一遍噴涂研磨油一遍研磨氣缸內孔,達到原廠出廠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完成氣缸的修復。
同時呢,氣門導管必須要換,尤其是2012年之前的上汽大眾EA888機型,涉及到當時那批車采購的導管問題,我就不多說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反正修車內行的都懂。
換完導管之后檢查氣門接觸面積。
最后研磨氣門,讓燃燒室達到最佳的密封性,這樣你的車開起來才會有力才會省油。
從拆解到零部件加工的過程就是這些了,可是還是沒有講到為什么燒機油呀,你是不是已經有點著急了,沒事,現在開始用一個小篇幅來把這個問題說透。
1、新車買回去的時候,肯定是不燒機油的,至少在頭幾個保養周期內,是不燒機油的。為什么呢,不是說車子沒毛病,而是燒機油的條件還在形成和孕育的過程中,但是危機已經在發動機內部開始醞釀。
2、因為油品的問題(這個問題知道就行,不能深究,你也無權選擇),從你提車回家的第一腳油門開始,積碳開始形成,剛開始是薄薄的一層,慢慢的就越積越厚……加上你又不愿意使用汽油添加劑來及時緩解和消除剛形成的積碳,導致了積碳越來越多。
3、同時原廠設計的廢氣閥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比如分離不徹底,曲軸箱通風形成的油霧本應該在廢氣閥內分離徹底,油歸油氣歸氣,油回發動機氣歸進氣道,可是因為分離不徹底導致油氣不分離,本不該進入氣道的油部分進入了氣道,然后重新參與燃燒,既消耗了機油,又進一步導致了積碳(機油燃燒后的積碳量遠比汽油燃燒的積碳量大)。
4、因為2和3的雙管齊下,燃燒室內的積碳越來越多,積碳慢慢往活塞以下蔓延,進入活塞槽,卡死活塞環,導致曲軸箱竄氣量增加,竄氣進去油底殼把油池激蕩起好多油霧,這些油霧夾雜著竄氣進入廢氣閥,此時的竄氣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廢氣閥的額定處理能力范圍。導致這些油霧幾乎沒怎么分離就進入燃燒室燃油,進一步加劇燃燒室的積碳。
5、加上原廠活塞環設計的缺陷,尤其是油環。大量積碳依附到油環上,導致刮油孔被積碳堵塞,油環刮不干凈汽缸壁上的機油,導致嚴重燒機油,業內也稱這種現象叫“下竄”,因為是發動機下部引起的問題(活塞位置算是發動機下部)。
6、本來已經舉步維艱了,但是還有助紂為虐、推波助瀾的,那就是氣門導管和氣門油封。氣門油封老化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大眾的氣門導管材質和寶馬奔馳相比,似乎不夠耐磨,十個燒機油十個導管松,大量機油從氣門導管和氣門油封的空隙里面灌入氣缸,和活塞環的問題相互配合,鬧的不亦樂乎。
綜上6點所述,途觀燒機油不是某個單一的部位有問題,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并且環環相扣生生不息。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同行的朋友,看了我的文章說,不就是個普通的大修嘛,有什么了不起的。確實沒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我想說的是,大修絕對不是洗洗干凈換副活塞環換套氣門油封就完事了,有人修的開個五年十年都沒大事,你修的開個一年半又開始問題頻發,這就是區別。同樣的一道白菜豆腐,有人能做成國宴,有人燒成豬食,其中的區別您品,您細品……
接下來就是選配件了,也就是選材。為國選的是才,人才的才。為車選的是材,材料的材,此才非彼材,但是一理想通,材不行,則車不行。
活塞是通過關系訂購的科爾本裸活塞,不帶活塞環。原車配的ATG活塞質量不錯,但是我認為有更適合的活塞環。
活塞環采用全鋼氣環配波浪油環。原廠ATG的是一道鋼環一道球墨鑄鐵環,其中的細節就不一一分析了,不然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油環是波浪環,也不是什么新事物,日本車一直用這種,結構上來說,比一體環還要簡單,但是簡單勝在實用。
原車機油噴嘴泄壓了,頂不住了,換新的。
二代1.8T的大瓦可以和三代EA888通用,三代是帶紅色涂層的,據說非常耐磨,能用好的我們就用好的,點點滴滴的改進才能造就品質。
放上曲軸
按固定力矩擰緊大瓦螺絲
安裝好活塞……過程就不提了,此篇篇幅太大了。
安裝好中體
后油封
機油泵和機油防濺板
全新油底殼
對接變速箱鋪設汽缸墊
安裝氣缸蓋
按規定力矩擰緊缸蓋螺絲
更新全新的機油散熱器和改進版水泵。我就是想問問大眾集團,為什么你們的水泵這么容易漏水呢
更新四個火花塞
安裝好火花塞
安裝好鋁合金的三通
準備安裝渦輪增壓,先把渦輪油管裝好
四個新的噴油嘴和一個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到位
16個氣門頂筒全部更新,雖然原車的頂筒也沒全壞,但是公里數長了,換了更加安心,你總不想再拆一遍吧。
鏈條軌道都換新的,畢竟塑料會磨損
悶蓋一次性都換了,老化了容易滲油
頂筒泡油安裝好
凸輪軸到位
安裝好改進版鏈條和氣門室蓋,只要機油用得好,再開個二十萬沒問題。
張緊器是06K的改進版,不像06H的那樣會跳齒。
廢氣閥,學名油氣分離器,有的文盲粘油水分離器,大哥,水在哪里?你搞點水出來給我看看。燒機油,他絕對有份,但并不全是他的事情。如果你的車燒機油,想要換個這東西就解決,可能性存在但是不大。之前費了這么多口水和大家講道理,無非就是告知大家燒機油是個系統性的問題,廢氣閥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那為什么車子必須要有這個油氣分離器呢?如何才能有效分離油氣呢?我們這里再插播一段科普類節目。
任何采用活塞式的發動機(幾乎全世界所有車)燃燒后都有部分氣體從活塞環泄漏到底部的曲軸箱。
這部分漏下的氣體高溫高壓高速,會在底部油底殼的油池表面激蕩起一層油霧,油霧和這部分氣體一起通過專用的通道進入分離系統內,分離系統需要把這個混合物氣體分離成油歸油氣歸氣,油則收集回去,氣則重新燃燒。當然了,這是理想狀態,其實是做不到100%徹底分離的。
德國有家很牛X的汽車電氣公司叫博世,同樣還有一家很牛X的汽車零部件設計公司叫德納。這套油氣分離系統就是德納公司的得意之作,利用撞凝的原理,把油蒸汽先進行粗分離。
再讓油氣進入粗螺旋道,進行中分離。
最后進入細螺旋道,進行精分離。到這里,其實分離效率已經非常高了,但是人家還不滿足。
最后再經過一個蜂窩狀的分離器,再進行一次撞凝分離。基本上可以做到98%以上的分離率(說100%的都是忽悠人的)。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好的設備,為什么奧迪大眾不采用呢?大哥,你以為是白給的呀,人家德納是有專利的,就像奔馳S級的自吸門專利,寶馬7系和奧迪A8系列也采用這個技術,每年都要付專利給奔馳的,而且這筆費用還不便宜。
所以大眾就自己搞了一個分離設備,人家用的是撞凝分離,他用的是離心分離。
利用一個漏斗狀的空間引導油氣進入產生旋轉,旋轉產生離心力,這樣種的油滴顆粒就被離心力甩出去撞到容器壁上,利用重力流到容器底部被收集起來,分離后的氣體則直接被抽走。
這種做法理論上是完美的,但是實際上是想得美。因為發動機工況改變會導致發動機內部氣流的流速不穩定,沒有提供穩定持續的氣流,就無法讓氣流產生旋轉,不旋轉就沒離心力,沒離心力就甩不出油滴,甩不出油滴就相當于沒分離……
為此我們設計了一款新的廢氣閥,外觀結構基本保持原車的不變,但是在廢氣閥內部加設了專利機構,可以時時刻刻有效的分離油氣,分離效率受氣流影響小。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看到成果了,具體細節今天就先不講,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私信,這里就不展開講了。
更換點火線圈。其實這車也沒失火,只是之前的修理工可能火花塞沒緊就打著車子了,導致四個點火線圈都被熏的跟火燒過一樣,所以這次一次性都換了。
發動機基本安裝的差不多了
渦輪增壓這邊也基本搞定
吸氣軟管換新的,抱箍用奧迪的渦輪抱箍,相信我,這里不會再漏油了。
安裝好皮帶等附件,怎么樣,看上去是不是很治愈,跟新發動機似的。
查漏補缺,再檢查一遍,有沒有問題。
發動機總裝完畢,準備進入機艙
慢慢放下車身,發動機進入機艙
趁機更換變速箱支架,原車的已經塌陷。
固定好兩邊的螺絲
裝回副車架,擺臂鋁座換實心改進的,其實就是高爾夫R和奧迪TT這種運動版的車的。
加機油……機油很關鍵,建議大家都用全合成機油。然后不要腦殘到跟廣告里學那個什么挑戰3W公里不換機油,人家是做廣告,你是自己車,是你自己的財產,你怎么不去挑戰人家一個星期不吃飯呢。
啟動車輛……
一股藍煙,不用怕,這個是正常現象。
先出去小跑一圈,又是這個熟悉的紅綠燈路口,對面KTV的小姐姐……似乎和大家關注我的作品相比,小姐姐更加吃香。
然后去做四輪定位,這個是動過元寶梁的車子必須要做的功課。
數據調試中……
混口飯吃不容易啊,一切結束了,工人都下班回家打游戲了,悲催的還要繼續工作,去試車!當老板不容易的,不要以為員工累,其實老板才是弱勢群體,就跟《讓飛》里面黃四爺說的一樣:“老大,往往都是空架子,每天一睜開眼,幾百號人吃喝拉撒都得我伺候,最后落我自己口里,還剩幾口……”
準備上高速了,之前地面已經磨合的差不多了,該接受高速的洗禮了。
其實挑晚上試車也是有原因的,一個是車少,另一個是安靜,能夠更加準確的發現異響。當然了,這個車發動機沒啥問題,倒是底盤有點問題,聯系車主大哥后,說要一并解決了。
一路上動力澎湃,油門輕盈,非常成功,準備下高速。
昨天的晚上試車回來說的異響就是平面軸承和頂膠的問題,今天早上一次性解決。
這人要倒霉,放屁都砸腳后跟。拆個平面軸承,減震器頂部螺紋居然銹死了。明明一個小時的工作硬是折騰了兩個多小時,本來都打算放棄了,直接割了減震器換新的,但是考慮到車友的成本,還是使出渾身解數:除銹劑、理螺紋、火攻……一頓伺候,搞定!
交車之前記得加一瓶燃油添加劑。這玩意是好東西,尤其是直噴的機器,一定要用。只要是燒機油的車,就和積碳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到底是先有燒機油后有積碳還是積碳引起燒機油,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目前還扯不清楚。但是,燒機油和積碳之間有關系,這個是肯定的。
那么問題來了,燃油添加劑用哪種好呢?現在市面上的添加劑N種,按成分來分有什么PEA的、PIBA的……太TMD的繞口了,我就直接跟你說答案。我們一直提倡母乳喂養好,車子也是一樣,德系車,大眾、奧迪、奔馳、寶馬、保時捷……以及部分其他車型,比如路虎捷豹……用的都是巴斯夫的添加劑,只是提給各家品牌的都是裸的白罐子,奧迪自己貼一圈奧迪的包裝、寶馬自己貼一圈寶馬的包裝……你懂得,其實源頭就一個,就是巴斯夫原液。
一切都整修完美了,去洗車車,怎么樣,十多年的老車,在陽光下看起來依舊熠熠生輝如同新車一般,仿佛時光穿越到了2010年的夏天,是不是?
愉快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又到了節目的尾聲,雖然我今天在這里說的唾沫星座橫飛還意猶未盡,還想拉上去和你扯個幾天幾夜,但是必須要收尾了,不然篇幅太大不讓發了。總結起來就這么幾句話:
1、燒機油是個系統性的問題,要解決不但要大修,還要改進缺陷部件,不然就是不徹底的維修;環、活塞、導管、油封、尤其是廢氣閥,這些都是重點。
2、修好之后要正常保養維修,不比過度保養但是要按時保養,機油用全合成的,保養公里間隔推薦在7000至8000,5000有點奢侈但是條件允許那自然最好不過,最長不要超過10000。空氣濾芯、汽油濾芯視當地空氣質量和汽油質量而定,按時更換。
3、定期使用汽油添加劑,如果你是土豪當然每箱油都加,條件一般的朋友建議隔一箱油加一瓶。
只要你讀懂了此篇,只要你能這樣去使用和保養你的愛車,相信你會擁有一部好車的。
注:本人的抖音同步號,請今日抖音后搜索關鍵字“永康車至尚”,所有作品的文字版在今日頭條,視頻版在抖音。請大家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