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扶貧的機構有哪些_專門扶貧機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副部長高曉兵、副部長王愛文、副部長詹成付介紹扎實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以下為文字實錄:
攝影:中國網 董寧
中國新聞社記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中慈善事業發揮了哪些作用?并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如何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怎樣發揮好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促進共同富裕。謝謝。
民政部副部長 王愛文:
謝謝你對慈善事業的關注,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慈善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去年底,全國登記的慈善組織達到了9480個,凈資產近2000億。我們注冊的志愿者已經達到了2.09億人。慈善力量在扶貧濟困、扶老救孤、助殘優撫、科教文衛、環境保護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抗災救災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
在脫貧攻堅方面,慈善組織這幾年每年用于扶貧濟困的支出達到了500億元。在生活救助,助醫、助學、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包括易地扶貧搬遷等方面,慈善事業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特別是有效支持了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剛才詹部長講的例子就非常生動,“大愛平江”項目前不久獲得民政部授予的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獲獎代表還在表彰會上作了發言和介紹。
在疫情防控方面,去年疫情防控過程中廣大慈善組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累計捐贈的資金達到396.27億元,物資達到10.97億件,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為全國抗擊疫情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在今年,在救災方面慈善力量發揮的作用也是可圈可點。上個月發生在河南鄭州的特大洪澇災害,社會各界包括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對河南鄭州等地的資金捐助已達到83億。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的決策部署。前不久,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保皹嫿ǔ醮畏峙洹⒃俜峙洹⑷畏峙鋮f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的明確要求。慈善事業作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是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補充,應共同發揮好促進共同富裕的積極作用。民政部將采取以下三個方面措施,進一步發揮慈善事業的第三次分配作用。
第一,要完善慈善制度與政策。推動完善稅收優惠和扶持政策,并落實好這些政策;探索建立慈善行為的記錄和激勵機制,讓一個人一生都有一個慈善賬戶,一生做慈善,造福社會一生。同時完善志愿者注冊、服務記錄等制度,完善慈善信托管理制度。通過這些激勵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拓寬居民收入、社會財富向慈善事業涌流的渠道。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慈善,推動慈善形式不斷創新。同時,還要做好社區群眾身邊的慈善,強化慈善的便利性、普及性和可及性,引導慈善資源向基層傾斜。創新慈善資源同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社區志愿服務等方面的聯動機制。
第二,要大力弘揚慈善文化?!叭巳私钥纱壬啤?,慈善是一個社會性的事業,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這也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民政部將繼續宣傳貫徹慈善法,傳播現代慈善文化。我們把9月5日作為“全國慈善日”,今年是第六個慈善日。同時,我們建立了慈善的表彰制度,今年9月5日民政部隆重表彰了在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的獲獎者。這些獲獎者中有崇德向善、甘于奉獻的慈善楷模,有聚焦民生、專業高效的慈善項目,有勇擔責任、回饋社會的捐贈企業,有樂善好施、慷慨解囊的捐贈個人;他們貢獻突出,事跡感人,希望社會各界向這些榜樣學習。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更好推動慈善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為慈善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今天新聞記者朋友都在場,我認為弘揚慈善文化,做大慈善事業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參與,也需要我們新聞媒體的大力推動。《慈善法》把慈善分為六大類,咱們不能一說慈善就是捐款捐物,實際上做一些公益服務、志愿服務,甚至維護社會秩序,宣傳一些慈善理念這都是在做慈善。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慈善的形式在不斷創新。有的互聯網平臺推出一些日捐、月捐的項目,還有跑步捐等形式,你走的步數記錄,上傳到慈善的平臺,根據你活動的時間相應的配捐一定資金,這樣健康、慈善一舉可得。有的慈善組織把自閉癥兒童的繪畫作品搞義拍,募集了不少錢,這也是對受助群體的關愛和支持?,F在慈善形式大大創新了,隨時隨地都可做慈善。不一定把慈善活動理解成過去那樣,希望通過我們大力推動,讓慈善成為一種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人人都能夠獻出一點愛。
第三,要培育慈善組織,加強慈善組織的建設。在現代慈善事業中,慈善組織是連接社會慈善供需的紐帶,特別重要。所以要大力發展慈善組織,發展志愿服務組織,提高他們對慈善資源的組織能力、配置能力。作為對社會組織、慈善組織的監管部門,民政部要加強對慈善組織事中事后的監管,加強聯合執法,讓慈善組織的募集的每一分錢、用出的每一分錢都能夠清楚透明,確保群眾的愛心善舉直達所需,確保每一筆慈善資金、每一個慈善項目都能放在公眾的監督之下,讓它更有效地發揮作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