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漲1600倍的股;新三板漲1600倍的股票有哪些
牛股舊色不改!這家公司原是新三板十倍股(漲幅)麥克韋爾,如今(7月10日)正式叩響港交所大門,變身“中國第一股”思摩爾國際(06969,HK),并因其開盤暴漲超120%、市值一度突破1600億港元成為港股又一家千億級公司而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截至中午收盤,思摩爾國際報收28.100港元/股,股價上漲126%,總市值1614億港元。
“第一股”遭熱捧
7月10日上午,隨著制造商思摩爾國際的正式登陸港交所,中國第一股誕生。
據思摩爾國際昨日早間公告,以每股12.40港元的發行價計算,本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預計約為68.63億港元;若悉數行使總計8615.2萬股的超額配售權,所得款項凈額將額外增加10.36億港元,即總計達約78.99億港元。
思摩爾表示,募集所得款項凈額的約50%將用于擴大產能,包括在廣東省江門及深圳建立產業園;約25%將用于在新生產基地實施自動化生產及裝配線、升級集團級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系統)、升級現有工廠;約20%將用于投資研發,包括在深圳設立集團級研究院、開發新加熱技術及支付產品認證開支;約5%將用于撥付運營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在本次發售過程中,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約116倍超額認購,而國際發售部分則獲約18.8倍超額認購。此外,思摩爾國際還引入10位基石投資者總計認購約26.36億港元,包括華能信托、Prime Capital Funds、北京磐澤、Sail Stoneylake及Sure Skill、常春藤、3W Fund、涌容資產管理、混沌投資、GSC Fund 1及Vision Fund 1、千合資本以及廣發基金。
今日上市首日,思摩爾國際依然受到資本熱捧。公司開盤價28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25.81%,市值突破1600億港元。截至發稿,思摩爾國際市值仍接近1600億港元。
昔日新三板首個10倍股
回溯歷史,不難發現,思摩爾國際受資本熱捧并非空穴來風。
思摩爾國際前身是原新三板掛牌企業麥克韋爾,主營業務為代工,客戶有日本、英美等國際巨頭。
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成立, 2012年和2013年分別獲得兩輪注資,并在2014年獲得惠州億緯鋰能的投資。2015年12月,麥克韋爾掛牌新三板,隨著市場的不斷增長,以及業績不斷爆發,麥克韋爾的股價也一路水漲船高。截至2018年5月15日,麥克韋爾的收盤價達到129.31元/股,考慮到掛牌以來累積分紅達到3.445元/股,收益率已經超過10倍,麥克韋爾成為新三板首個十倍股。
但2018年底,麥克韋爾一紙擬終止掛牌公告宣告麥克韋爾或另選戰場。2018年12月,麥克韋爾發布公告稱,基于資本市場發展及公司經營發展規劃,擬籌劃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性。經慎重考慮,擬申請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思摩爾國際2019年10月曾融資,引入股東CCG China、Dora Medical、 EVOLUT CAPITAL、HeroMight 、Islandwide 及Sagittarius。同時2019年12月18日,億緯鋰能收到思摩爾支付的麥克韋爾股權轉讓款,合計約4.11億元。上述交易完成后,億緯鋰能不再直接持有麥克韋爾股權,而是以間接持股的方式繼續持有麥克韋爾約37%的權益。2019年底,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
八成收入來自海外
從主營及業績情況看,思摩爾國際2016年至2019年,思摩爾國際營業收入分別為7.07億元、15.65億元、34.34億元和76.11億元(人民幣,下同),復合年增長率為120.8%;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89億元、7.34億元和21.7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73.5%;毛利率則分別為24.3%、26.8%、34.7%和44.0%,但今年前四個月受疫情影響,公司收入較2019年同期僅增長7.8%。
目前,思摩爾國際的業務主要分為兩類:其一面向企業客戶的業務;其二則是面向零售客戶的業務。值得注意的是,思摩爾國際約80%的收入均來自境外,覆蓋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內地市場的收入占比為20.9%。其中美國又是最大的出口市場,但已從2016年的50.1%降至2019年的21.8%。
從整個的市場規模來看,有資料顯示,按收入計算,全球市場規模已從2014年的124億美元增加至2019 年的36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4.2%,并預期將以24.9%的復合年增長率在2024年進一步增長至1115億美元。
天風證券報告指出,思摩爾國際作為全球最大的霧化設備生產商,壁壘優勢不斷凸顯,隨著全球霧化式設備及新型滲透率的提升,思摩爾有望繼續分享行業超額增長;同時思摩爾與英美、日本、NJOY、悅刻等大客戶深度綁定,在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產業鏈上下游集中度均將加速提升,利好行業龍頭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