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現狀(智慧法院現狀如何)
內容概述:2015年我國智慧法院行業市場規模21億元,到2022年增長到了53.55億元,2022年我國智慧法院行業市場規模53.55億元,其中,智慧法庭13.18億元;電子訴訟14.94億元;電子卷宗5.7億元;智慧審判8.48億元;其他11.25億元。
關鍵字:中國智慧法院行業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競爭格局
一、智慧法院概述
“智慧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2016年提出的,其具體含義是“依托現代人工智能,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堅持司法規律、體制改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審判、訴訟服務和司法管理,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人民法院組織、建設、運行和管理形態”。
中國智慧法院行業的發展經歷三個發展階段,1996年5月,“全國法院通信及計算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智慧法院的概念。之后進入法院信息化普遍推進階段。2015年中國法院已經建成以互聯互通為特征的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人民法院基本實現了網上立案、網上辦案,全國3500多家法院的全覆蓋。2018年,以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法院信息化3.0主體框架已經確立。
二、智慧法院行業政策
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開始興起。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智慧法院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普及,各級法院相繼開始打造智慧法院系統,共計涵蓋了智慧立案、智慧審判、智慧法庭、智慧司法管理、智慧審管、協同辦案、電子訴訟以及智慧執行八大業務模塊。政府也相繼出臺政策扶持行業的發展。
三、全球智慧法院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各國正逐漸加快將之嵌入智慧法院建設的進度。通過數字化司法裁判環境的創建,逐漸從紙質化流程向電子化、自動化系統轉變,實現電子方式提交訴訟材料、訪問案件裁判進度、在線糾紛解決,甚至人工智能裁判等。數據顯示,2015年歐洲智慧法院市場規模5.27億美元,2022年增至11.12億美元。
四、中國智慧法院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法院司法信息化前半程起步晚、發展慢,但后半程加速度、快追趕,發展勢頭迅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慧法院建設憑借體制優勢、技術優勢、制度優勢突飛猛進,實現了從自發到自覺、從粗放到集約、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從司法信息化的追兵,成為世界智慧法院的標兵。2015年我國智慧法院行業市場規模21億元,到2022年增長到了53.55億元,2022年我國智慧法院行業市場規模53.55億元,其中,智慧法庭13.18億元;電子訴訟14.94億元;電子卷宗5.7億元;智慧審判8.48億元;其他11.25億元。
注:本文節選出自智研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智慧法院行業全景速覽:成為世界智慧法院的標兵[圖]》行業分析文章,如需獲取行業文章全部內容,可進入智研咨詢官網搜索查看。
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慧法院行業市場深度監測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發布的權威數據,結合深度調研數據、專家反饋數據、內部運營數據等全域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提升客戶的商業決策效率。本報告對中國智慧法院行業現狀與市場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并根據行業的發展軌跡對未來的發展前景與趨勢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投資者尋找新的市場投資機會,進入智慧法院行業投資布局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決策參考依據。
智研咨詢專注產業咨詢十五年,是中國產業咨詢領域專業服務機構。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咨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制、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制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