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成為第三大健康問題-疼痛成為第三大健康問題的原因
趙先生頭上冒著大汗,臉色蒼白,他緊緊地抓著胸口,明顯是在忍受著什么。他倚著急診室的墻,似乎是在用盡全力支撐著自己不倒下。
"趙先生,你怎么了?"李醫生沖過來,表情緊張,眉頭緊鎖。
“沒事,就是胸口痛,過會兒就好了。”趙先生咬著牙,努力穩住呼吸。
李醫生不滿地皺起眉頭,“我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忍著!你這樣只會讓自己的情況更糟糕!”
趙先生沒有回答,只是繼續緊咬著牙關。
這是趙先生近一個月第三次因為胸痛來到急診室。每一次,他都是強忍著疼痛,一個人駕車來到醫院。而每次李醫生問他為什么要忍著,不打120,他總是回答說沒事,就是一時的病痛。
李醫生無奈的嘆了口氣,“趙先生,你為什么總是不聽話?痛,是身體的求救信號!你這樣,是在逼著自己往絕路上走!”
趙先生總是這樣,每一次的胸痛,他都是默默忍受,甚至很多次他選擇獨自承受,沒有告訴任何人。
他覺得這樣可以減輕家人的擔憂,他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尤其是在得知自己患有冠心病這個消息后,他更是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給家人帶來麻煩。
這樣的情況,李醫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知道趙先生的個性,知道他的堅持和倔強,這些年,他看著趙先生一次次地在生死邊緣掙扎,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趙先生,你知道嗎?"李醫生看著趙先生,眼中閃過一絲哀傷和憤怒,“身體痛,是它在告訴你它需要幫助,需要你關注它、照顧它。不是讓你硬撐著!”
他告訴趙先生,“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或是受到了傷害時,通常會通過痛感來告訴我們。這是一種保護機制。比如,當我們受傷了,疼痛會讓我們意識到這個部位有問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防止更嚴重的后果。”
他還強調,“而對于我們的內臟來說,這種痛感通常是一些疾病的早期信號。如果我們忽視了它,可能就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趙先生默默聽著,臉上的表情始終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趙先生,你知道嗎?”李醫生接著說,“有些疼痛,如果我們不及時處理,它可能會轉變成更嚴重的問題。比如,心絞痛。初期,可能只是胸部不適、悶痛,但如果我們不對它進行及時的處理,可能就會轉變成心肌梗死。”
但即便如此,即便李醫生如此嚴肅地、詳細地跟他解釋,趙先生仍舊沒有太多的改變。他還是那個沉默寡言,總是把病痛隱藏起來的趙先生。
“趙先生,最近你又感覺胸悶和胸痛了嗎?”李醫生開口打破了沉默。
趙先生沒有回應,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李醫生皺了皺眉,他知道這個患者有多么的頑固和故意回避自己的病情。
李醫生深吸了一口氣:“趙先生,你的胸痛問題我們之前已經多次討論過了。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胸悶,這是心絞痛,與冠狀動脈疾病有直接關系。”
他頓了一下,確保趙先生還在聽,然后繼續:“冠狀動脈是供血給心臟的血管,如果它出現了問題,那么心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就會引發胸痛。我們稱之為心絞痛。”
李醫生不放棄:“這種痛并不是突然發作的。通常,當你做一些需要消耗大量體力的事情時,比如爬山、搬重物時,心臟就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氣,如果此時冠狀動脈不能供應足夠的血液,就會覺得胸悶和疼痛。”
他停頓了一下,試圖從趙先生的臉上找到一絲回應的跡象,然后繼續說:“但是,趙先生,你的情況似乎與這些常見的誘因無關。從你的描述和檢查結果來看,你的胸痛似乎是在休息或輕微活動時就可能發作,這讓我非常擔憂。”
趙先生此時才慢慢地抬起了頭,他的眼神中露出一絲疑惑。
李醫生繼續:“我們稱這種情況為不穩定心絞痛,這可能預示著你的冠狀動脈病變正在加劇,甚至可能很快發生心肌梗死。”
趙先生微微皺起眉頭,似乎被李醫生的話語觸動了些什么。
李醫生看到了這一點,趕緊加強說道:“我知道,你可能覺得我過于緊張或者太過于擔憂,但趙先生,我希望你能認識到這背后的嚴重性。
每一次的胸痛,都可能是一次警告,告訴我們你的心臟正在經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危險。”
李醫生深吸了一口氣,看著眼前的趙先生。一位在外人看來十分成功的企業家,卻在醫生面前顯得如此脆弱和無助。
“趙先生,”李醫生開始講話,語氣平靜卻堅定,“您的胸痛已經不能再忽視了。不僅僅是您,其實有很多人都在不自知地忽視了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趙先生微微抬起頭,目光和李醫生交匯,雖然還帶著一些抵觸,但顯然,醫生的話觸及了他的內心。
李醫生繼續說道:“其實,并不是只有胸痛,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以各種方式和我們溝通。今天,我想和您聊聊那些我們經常忽視的、但卻可能是身體在告訴我們危險信號的‘疼痛’。”
李醫生展開了話題:“首先,我們剛剛討論過的胸痛。任何一種持續的、不同尋常的胸部不適,特別是伴隨著呼吸困難、出汗或惡心,這可能是心臟問題的信號,尤其需要引起高度的警覺。”
然后繼續:“其次,持續的頭痛。不要認為頭痛都是因為勞累或者應激引起的。如果您發現自己的頭痛模式有變化,或者疼痛加劇,尤其是伴隨著惡心、嘔吐、或者視覺問題,可能這是身體在告訴我們有其他健康問題需要注意。”
“第三種痛,腹痛。當然,偶爾的腹痛可能只是消化不良或者其他輕微問題,但如果您感覺到持續的、劇烈的腹部疼痛,或者伴隨著體重下降、食欲喪失、或者是便秘與腹瀉交替,這可能是一些嚴重問題如胃腸道疾病的信號。”
看著趙先生的表情變得嚴肅,李醫生深知他的話已經在起作用。他繼續說:“最后,是持續的關節痛。您知道嗎,關節痛可能是許多慢性疾病,例如風濕性關節炎的先兆。若關節痛持續,并且不是因為外傷造成的,一定要及時檢查。”
許多人都將身體的疼痛視為一種“忍耐的試煉”,誤以為“強忍”就是堅強的表現。事實卻是,身體的疼痛,往往是一個危險信號,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