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王鑫1日表示,甘肅已全面完成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持續開展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和生態環境監管,全力做好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后半篇”文章,不斷推動祁連山生態環境由“治”到“美”,再到“效”的轉變。
當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在蘭州舉行2023年“六五”環境日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2022年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據監測顯示,祁連山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循環能力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保護區內75.36萬公頃林地森林蓄積量持續增加,75.27萬公頃草原生態穩定性不斷增強,5.21萬公頃水域面積更加穩定,旗艦物種及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不斷上升。
地處甘肅、青海交界的祁連山被譽為河西走廊“生命線”和“母親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的主要水源涵養地和集水區,它在維護中國西部生態安全方面有著舉足輕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由于一系列過度人類活動和全球變暖大趨勢等影響,祁連山生態在多年前受到嚴重破壞。經過官方持續數年治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為擾動大幅減少,動物種群逐漸增多,一些多年難覓蹤影的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時有出現,生態修復治理區草木蔥蘢,呈現出休養生息的良好景象。
圖為秋日祁連山下,山丹馬場駿馬奔騰。(資料圖) 楊艷敏 攝王鑫介紹說,甘肅加強祁連山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開展祁連山地區5市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明查暗訪,定期例行核查問題點位整改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依托“智慧祁連”“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遙感和大數據綜合監管平臺”等信息化平臺,打造“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對祁連山地區開展科學監測、系統評估。
王鑫表示,甘肅還對祁連山地區5市11縣(區)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開展考核評價,督促祁連山地區黨委、政府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組織編制《甘肅省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綜述》,有效發揮祁連山整改的“博物館”和“教科書”作用,為全省其他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和修復提供借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