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 應妮)文物主題游徑是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干,以特定主題為主線,有機關聯、串珠成鏈,集中展示專題歷史文化的文化遺產旅游線路。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6日發布通知,就開展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作進行部署,明確“十四五”時期將試點建設3至5條中國文物主題游徑。
據介紹,文物主題游徑分為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區域性文物主題游徑和縣域文物主題游徑。中國文物主題游徑與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重大戰略相銜接,主題具有國家意義、民族代表性,重在增強中華文化民族向心力、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區域性文物主題游徑以區域重要戰略、重大工程或跨省域重要山川、道路為依托,重在彰顯區域歷史文化特征,凝練區域文化遺產旅游標識品牌。縣域文物主題游徑以縣域為基本單元,重在關聯各級各類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激活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與旅游需求。
通知指出,主題是游徑的主線,要系統梳理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歸納歷史發展脈絡、重要事件人物、鄉土文化特色、物質文化特征,根據文物價值內涵,凝練主題,形成關聯。圍繞文物游徑主題,可串聯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傳統村落,可包括農業遺產、工業遺產、老字號、水利遺產、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可納入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美術館、劇場、文化館、非遺館等文化場館。可因路成徑、因時成徑、因物成徑、因事成徑、因人成徑。
通知要求,要合理釋放文物資源。文物是游徑的核心資源要素,要調查分析保護管理狀況,建立可開放利用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清單,將條件成熟和有潛力建設文物主題游徑的文物資源充分納入,實行動態更新。同時做好價值闡釋展示,豐富游徑利用方式,并統籌保護開放利用。(完)
翻譯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