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科院在北京舉行的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暴新聞發布會上,德國圖賓根大學安德烈亞·圣安杰洛教授現場點評。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我們很高興能與中國團隊合作,在未來幾年里,中國的這種領導力將變得更加強大。看看這張時間表,你會看到愛因斯坦探針衛星(EP)將于今年年底發射、中法天文衛星(SVOM)將于2024年發射,中國空間站高能宇宙輻射探測設施(HERD)計劃于2027年左右發射……”圣安杰洛教授表示,所有這些空間項目,都將使中國在高能天體物理領域中發揮領導作用。
意大利費拉拉大學菲利波·弗龍泰拉( Filippo Frontera)教授認為,在對這次聯合發布天體事件的眾多觀測里,破紀錄的GRB 221009A伽馬暴的結果非常具有挑戰性和獨特性,其極高質量的數據源于中國“慧眼”和“極目”儀器的巧妙設計,而只有在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團隊中,這些優秀的設計才能圓滿完成。
“我們非常自豪地能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從設計階段一直保持合作到建造階段,并為提供這些令人驚嘆的數據的兩個儀器之一——‘慧眼’上的高能X射線望遠鏡(HE)做出了貢獻。我們非常希望這種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后繼續下去?!备執├淌谡f。
中科院在北京舉行的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暴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致辭?!≈行律缬浾? 孫自法 攝對于國際同行專家點評“慧眼”“極目”精確探測史上最亮伽馬暴時的高度肯定和期許,中國科學家則保持清醒與冷靜。
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盧方軍研究員表示,這次科研成果是“慧眼”“極目”共同觀測獲得,希望中科院粒子天體物理實驗室一方面要繼續充分利用已有的空間和地面設備,瞄準前沿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天地一體化聯測,不斷產出重大科學成果,另一方面要長遠規劃,保持科學研究、觀測設施建造和關鍵技術研發均衡發展的特色,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國際頂尖的粒子天體物理研究機構。
中科院在北京舉行的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暴新聞發布會上,意大利費拉拉大學菲利波·弗龍泰拉教授視頻點評?!≈行律缬浾? 孫自法 攝他強調,這次成果是全球40余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參與“慧眼”“極目”相關研究人員來自中外30多個科研院所,這充分說明國際合作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拔覀儗⒁蝗缂韧毓膭詈椭С种锌圃旱目茖W家走出去,歡迎和支持外國科學家來中科院交流、工作,共同推進科學的進步”。
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介紹說,該所一直是中國粒子天體物理研究的引領者,經過幾十年發展,實驗平臺也從高山逐漸發展到氣球、衛星和未來的空間站,研制出“慧眼”“極目”等重大設施,在X-射線天文領域逐漸走到世界前列。中科高能所天地一體化的多信使觀測能力高速發展,已取得一系列重大觀測成果,有望成為國際粒子天體物理研究的領先研究機構。
他表示,中科院高能所會繼續大力支持后續X射線天文和粒子天體物理項目,包括大型旗艦級國際合作項目“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探測空間天文臺”(eXTP)和中國空間站高能宇宙輻射探測設施等。建于該所的粒子天體物理實驗室也將聚焦“宇宙線起源”“黑洞與中子星的極端引力”“磁場、原初引力波和宇宙膨脹”三個重大科學問題,形成建制化、體系化布局。
同時,中科院高能所也將繼續支持“慧眼”“極目”等項目科研工作,特別在天體一體化聯合觀測方面給與更多關注,并繼續加強“慧眼”“極目”等空間項目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國內外合作,爭取產出更多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王貽芳透露,在本次史上最亮伽馬暴的精確探測中,由中科院高能所牽頭建設的地面大型觀測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簡稱LHAASO,中文昵稱“拉索”)也觀測到該伽馬暴,并與“慧眼”“極目”首次成功開展天地聯合觀測,其重要成果后續也將發布。
中科院在北京舉行的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暴新聞發布會上,李惕碚院士進行成果點評?!≈行律缬浾? 孫自法 攝“慧眼”衛星項目由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李惕碚院士等于1993年提出,他對“慧眼”在軌穩定運行超過5年并在黑洞、中子星、快速射電暴、伽馬暴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表示欣慰,希望年輕科學家們利用“慧眼”等數據努力開展研究,加強國際合作,以取得更多科學發現和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