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截圖
根據該校周二公布的時間表,董同學在去世前幾周,向學校警局報告了她處于危險中,她的伴侶對她有威脅和暴力脅迫。學校提交的調查文件顯示,1月14日,董同學向宿管人員報告了王浩宇想自殺,因為兩天前,王與她發生口角后被警方逮捕,回來后就有了自殺的念頭。
事件發生后,她受到了當地警方的臨時保護。不過,該大學的調查文件補充說,目前“沒有任何程序或規定,要求地方警察部門對有關學生的逮捕或保護令需要通知大學。”
董的室友貝利·麥加特蘭在接受采訪時說,她幫助董同學提交了家庭暴力報告和健康檢查請求。“我很生氣,”她說,“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悲劇。”
學校一再犯相同錯誤,令人心寒
學校的調查文件的描述中,暴露了學校宿管人員對這種暴力投訴的忽略。據悉,宿管在接到董的投訴后,并沒立即通知學校警局。猶他大學校長泰勒·蘭德爾說,他們在文件中提供了證據證明,其學校在這一問題上“內部溝通不足且不專業”,以及“需要澄清和改進的宿管流程、程序和人員培訓”。蘭德爾說:“盡管學校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來支持和確保董同學的安全,但我們的自我評估還是暴露出了很多不足”。
↑校方通報
據悉,董同學來自中國河南,她父母通過律師斯圖爾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猶他大學會保護我們女兒的安全,而他們卻背棄了這種信任……他們知道我們女兒的處境很危險,但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卻沒能保護好她。我們不希望她就這樣白白死去。”斯圖爾特表示,他們計劃起訴該校未能采取必要措施保護董同學。
早在2018年10月,猶他大學一位田徑運動員在被男友殺害前,曾20多次致電校園警方,報告稱她受到前男友的騷擾。此事件發生后,該大學曾表示,學校對公共安全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進行了整頓,但不幸的是,這樣的悲劇在4年后又發生了。
斯圖爾特在聲明中表示,“學校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并帶來同樣的悲劇后果,這是不可原諒的。”
該校校長在董同學的悲劇發生后稱,該校將定期對學校宿管、種族主義和偏見事件進行審計,并進行其他改革。
對亞裔的輕視,導致悲劇發生
猶他大學內部文件顯示,在導致董同學去世的諸多失誤中,對名字的誤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與宿舍管理人員的一次會議上,董的名字一再與王浩宇的名字混淆;學校工作人員還錯誤地撥打了校園內另一名與王浩宇同名的學生的電話,最終才找到了正確的王浩宇。
研究亞裔美國人和亞洲僑民研究的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誤認可能是根植于殖民主義的種族主義行為的一個例子,也是許多亞洲人在美國面臨的常見問題。
塔夫茨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娜塔莎·瓦里庫說:“有很多關于面部識別的長期研究告訴我們,我們更有可能識別自己種族的人,并對其他種族的人進行分類。”
哥倫比亞大學亞裔美國人研究教授梅表示,西方人對亞裔的誤認可以追溯到殖民主義時期。她說,殖民者“懶得去登記任何個人的長相,因為他們不把他們視為個體”。
波士頓大學教授里維拉表示,亞裔的“互換性”意識仍然影響著今天的美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