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俄羅斯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紅場閱兵式上,T-14 Armata坦克亮相。
T-90坦克
蘇—35戰斗機
蘇-27戰斗機
俄羅斯軍售額2014年暴漲50%
2014年全球百家企業軍售總額為4010億美元。在全球軍火貿易連續第4年下挫的情況下,俄企軍售額“逆市”暴增近50%,約為400億美元。
美軍事雜志調查發現,蘇-27戰斗機、蘇-35戰斗機、T-90坦克、T-14坦克以及S-導彈成為俄對外出口的主力。
文字:胡迪
數說軍售
俄軍售額漲48.4%
美歐軍工銷售下滑
上周,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百家企業軍售總額為4010億美元,同比下降1.5%。其中美國和西歐軍工企業占據80%的市場份額。
雖然2014年美軍售總額下降4.1%,但美國仍是最大賣家,占據全球54.4%的市場份額。軍售高級研究員西蒙表示,西歐國家防務大多依賴美國。隨著歐債危機加劇,相較于難減的人員成本,歐洲國家削減軍事采購費用更容易。
與美歐下降相比,2014年俄軍工企業表現搶眼。在全球軍工百強企業中,俄軍企從9家上升至11家,俄軍企2014年軍售總額總比上漲48.4%,占據全球10.2%的市場份額。
俄總統助理今年12月14日披露,2015年俄軍用產品出口額116億美元,現有軍售出口訂單總額超570億美元。從軍售構成看,俄航空相關武器銷售占整個武器出口的44%,占絕對主動地位。
在俄軍售的所有海外訂單中,約60%來自亞洲地區,超30%來自非洲地區,5%來自拉美地區。其中,印度是俄最大的軍品采購國,其次分別是伊拉克、越南和委內瑞拉。
解密暴漲
軍需上漲是主因
報告披露,俄軍售大幅上漲的首要原因,在于俄軍隊需求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印度、巴西、伊朗等區域大國也增加了俄武器設備的采購。另外,俄還為敘利亞提供大規模的武器設備,這是從蘇聯時期延續至今的傳統。
據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透露,未來3到5年新增訂單絕大部分來自印度、中東地區、阿聯酋等國家。也有美媒報道,土耳其等國家正在考慮購買俄軍火。另外,由于全球熱點區域的動蕩局勢,也使各國武器交易迅速增長,以此實現裝備更新的需求。
“雖然大家都知道俄武器裝備不如美國,但俄制武器更便宜;而且對于大多數區域性國家而言,還無法達到美國先進的軍事體系。”西蒙表示,還有一些國家,利用俄制武器裝備作為參考,發展自身的國防軍工產業。有美媒憂慮,隨著俄武器迅速擴散,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地區性沖突。
俄軍售暢銷名單
戰斗機與坦克顯眼
過去8年,蘇-30МК重型殲擊機曾占據俄軍售出口的大比重。去年,俄軍用飛機銷量依然很高。由于俄在敘反恐行動中“蘇”系列和“圖”系列軍用飛機、“口徑”巡航導彈作戰性能優越,讓很多國家對俄制武器興趣大大提升。
據美國國際事務雜志11月披露,目前在國際軍火市場暢銷、受關注的俄制武器,分別是蘇-27戰斗機、蘇-35戰斗機、T-90坦克、T-14坦克以及S-防空導彈。
蘇-27戰斗機
作為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蘇-27戰斗機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
北約給予其的綽號是“側衛”(Flanker)。該機于1969年研制,1979年投入批量生產,1985年進入部隊服役。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分別繼承了蘇-27機群。
蘇-35戰斗機
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是在蘇-27戰機之上研制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多用途重型戰斗機,屬第四代戰斗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斗機。出于遙遠海域的防衛需求,中國曾購買過蘇-35戰斗機;印尼、印度和巴西都是這款機型的訂單客戶。
T-14坦克
俄號稱世界首款“第四代坦克”,T-14坦克包含諸多關鍵新技術的全新作戰平臺。
2015年5月俄閱兵期間,T-14新型坦克最為引人注目,備受國際買家關注,可能5年后向其他國家出售。
T-90坦克
采用T-80U的火控系統。最初為應對北約威脅。1992年10月,T-90開始列裝俄軍。2001~2011年期間,俄售出逾千輛T-90主戰坦克,印度是主要購買國。T-90坦克近年也一直暢銷。2015年,伊朗正在采購T-90坦克。
S-防空導彈
在國際軍售市場,俄制S-300、S-400等系列防空導彈備受青睞。
2010年,俄制S-300VM獲投放國際市場的許可。2013年,軍售額增長最快的正是俄戰術導彈公司,增幅為118%。2014年,中國可能是S-400防空導彈的首個買家,埃及、伊朗則是S-300防空導彈的大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