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財產想給誰就給誰嗎(誰贍養誰繼承遺產)
人到晚年,存款應該交給誰保管?
這個問題確實是每個人到晚年的朋友都會繞不過去的問題。
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頭腦不再靈活,記憶力減退,對于財產安全的把控力也會減弱。為了保障資金安全,將存款交由別人保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資金風險。
有些老年人可能沒有子女可以依靠,這時他們可能會將存款交給信得過且有一定理財能力的親戚或朋友保管,以備不時之需。
也有些老年人,為了晚年生活有保障,不想過早把存款交給子女,擔心到需用錢時,還得看子女臉色。也擔心到時候子女不會給。
那人到晚年,存款到底交給誰保管?
講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
之前的老鄰居李大哥,企業退休,退休金不高,只有兩千多點。
他的老伴兒在四十歲就去世了,那時候李大哥也還不到五十歲,
李大哥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上大學,也在他爸的單位上班,干的是體力活,老二考上大學,畢業就在外地就業。
老李還沒退休時就又找了后老伴。兩老口住在老房子里,老房子是財政房,平房,早些時候我們也住在那里,與老李前后院,
老李性格爽快,熱心腸,我們出門都把門鑰匙交給他,讓他照看家門。
后來我們搬上樓房,老李還住在平房。
搬走以后,時常相聚,就聽說老李大兒媳婦不太賢惠,總是說老李偏心眼,時常回家與老李爭吵。
那時候房地產正火爆,老李住的平房拆遷,分得兩處房子,一大一小,老李把大點的房子留下,小的給了大兒子,老李想的是大房子他們老兩口住,小兒子回來也得住他這。將來這個房子就給小兒子。
這下老大媳婦不干了,說老爺子偏心眼。三天兩頭去老爺子家鬧。
老李說如果你覺得不公平,那就把大房子給你,我們搬去跟你們一起住。到時候你伺候我們,老大媳婦也不同意。不想跟老人住一起。
最后沒辦法老人補給大兒子家十萬塊錢,她這才不鬧騰了。但還是說等他們老了,不管養老。
這樣老李與大兒子都在一個小區,互不來往,老李年齡越來越大,不久被查出得了帕金森,開始比較輕,只是手抖,走路不太穩。
但這病不可逆,病情越來越重,這些年老李手里是有些積蓄的,他與后老伴關系不是太融洽,都是因為各自孩子問題和財產問題,兩人貌合神離,只是沒撕破臉。
所以老李的積蓄并沒告訴過后老伴,老李大兒子家孫女對老李不錯,她是爺爺一手帶大,對爺爺還是有感情的。經常來看爺爺,
所以老李就把自己的全部積蓄十萬塊錢交給大孫女保管,千叮嚀萬囑咐別告訴任何人,尤其是別讓她媽知道。
老李雖然生病但還能自理,每天出去與老友下棋聊天。
隨著病情加重老李不能走路了,就坐輪椅了。
這時候老李就想到孫女處把十萬塊錢拿回來去治病,可萬沒想到孫女說錢給她媽了,在她媽那,老李立刻找大兒媳婦要錢,大兒媳婦說,什么錢啊?沒看見。
就是不承認有這十萬塊錢,說從沒看見過十萬塊錢。
老李又去找孫女,可孫女說是給了媽媽。
老李知道這錢算是要不回來了。
所有這些事老李都跟他的最好的棋友說了。但清官難斷家務事。誰也解決不了。
前年秋天的一個早晨,老李的棋友去他家找他下棋,老李不在家,他后老伴在家洗衣服,老友問她老李呢,她說不知道。都出去半天了。
老李的朋友就出去到他們經常下棋的地方找,那個地方離老李家很近,在護城河邊的休閑小花園那里。到那發現了老李的輪椅,人卻不在周圍。
他把輪椅推回家告訴了老李后老伴,兩個人馬上沿著護城河邊找,因為老李走不遠的。
找到護城河大橋附近,看見那里圍了一群人,旁邊停著幾輛警車,拉著,說有人跳了護城河,己經死了。
兩人到近前一看,正是老李!臉己經泡腫了!
老李跳了護城河,自殺了!
他是多么絕望才走上了這條路啊。他太可憐了。
老李的自殺一下子成了當地的新聞,他的死因一度成了一個難解的謎。
只有他的生前好友最清楚他為什么走上這條路的。
老李的故事令人心酸。為他惋惜。
如果老了,不能自己管理資金財產了,交給誰來管理確實需要老人認真思考。
我們都是獨生子女,老了,沒有其他選擇,只能交給獨生子女。有的老人很聰明,把自己的積蓄分期分批付給子女,做為照顧自己晚年生活的回報。
我覺得這是個最智慧的舉動。
朋友們,你們覺得怎么樣?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