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咬指甲怎么辦_小孩咬指甲是什么原因是怎么回事
咬指甲,估計是每一個家長都不能容忍的。其實,我自己的寶寶也是這樣的,每次給孩子修剪指甲的時候,都發現已經被她咬到見肉了,根本沒有修剪的余地。下面,我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應該如何讓孩子戒掉咬指甲呢?
我發現孩子咬指甲的時候,應該是墨墨3歲多的時候。那時候我每次準備給她剪指甲的時候,發現指甲已經很短了,有的都流血了。于是,我就開始到處查找關于孩子為什么愛咬指甲的原因,最終通過努力,讓孩子成功戒掉這個壞習慣。
其實咬指甲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對健康沒有太大的危害,醫學稱作咬甲癖。國外研究發現,在2到15歲的孩子中間,大概有50%孩子都曾有過咬指甲的習慣。
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咬指甲呢?
1、安慰
愛咬指甲的人通常小時候的習慣是吃手,長大后會有愛吃口香糖。在嬰兒期,孩子認為把手放在嘴里,可以安撫情緒。但是有的孩子長大了,還是有吃手的習慣。等到了三四歲的時候,就愛上了啃咬指甲。
2、壓力和焦慮
當孩子在生活或者學習上有壓力或者焦慮的時候,就會有啃咬指甲的行為。生活的不順和學業壓力,都會增加這一行為的發生頻率。例如父母吵架、親人去世、重大考試、新環境等等。
3、遺傳
這一點你可能不信,大多數的孩子咬指甲確實是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導致的。如果有一個愛咬指甲的孩子,那么父母中也會有一個人是有這種壞習慣的。
4、無聊
很多孩子在感到無聊的時候,或者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啃咬指甲,例如思考、看電視、候機的時候,往往會啃咬指甲。
5、模仿
孩子小的時候,看到什么都愛跟著學。如果家中正好有一位愛咬指甲的人,恰巧被孩子看見了。孩子只是模仿咬指甲,時間一久就會染上惡性。
如何讓孩子戒掉啃咬指甲的壞習慣呢?
孩子啃咬指甲是孩子大腦情緒轉移,產生的無意識的行為,類似的行為還有咬鉛筆、摳鼻子、吸手指。當孩子處于高壓、緊張、焦慮、無聊的時候,要是沒有這種安撫行為,總覺得渾身不對勁。要想讓孩子戒掉這個懷喜歡,需要媽媽長時間的關心和溝通,絕不能強行制止。
強行遏制孩子這種安撫行為,心中的情緒就沒有了出口,反而不是好事。我們知道這種安撫行為只是情緒的出口,那么我們找到一個合適的替代方案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1、滿足啃咬欲望
我們可以讓孩子學習吹樂器,吃無糖口香糖,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慢慢從看咬指甲轉移到新的安慰行為上。
2、多運動
家長每天可以和孩子一起運動,踢球、跑步、游泳,讓孩子在輕松愜意的運動中釋放壓力,緩解興趣,也可以幫助戒掉這個壞習慣。
3、鼓勵
語言的鼓勵顯然是那么蒼白無力,那么可以試試一些物質獎勵。媽媽每天檢查孩子指甲狀況,如果一天沒咬指甲,晚餐就會增加她愛吃的菜。
4、隔絕手指
因為啃咬指甲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我們要想辦法時刻提醒孩子不能這么做。在指甲上涂抹一點有苦味黃連水、戴手套,可以達到及時提醒的效果。
孩子有愛咬指甲的習慣,并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有心理障礙。但是有心理障礙的孩子,這種安撫行為一般會持續到成年以后。在糾正孩子這個習慣的是,家長一定要杜絕謾罵、呵斥、和威脅,任何想通過單純的涂抹黃連水或者辣椒油的方法解決問題,給孩子留下永遠是心理的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