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1969—焦點新聞播報2009-09-09 13.00 1-5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未能占到便宜的美軍心有不甘,一直覬覦朝鮮并不斷利用各種手段進行軍事偵察。1969年,美韓舉行針對朝鮮的聯合軍事演習,意在通過演習向朝鮮示威,向世界證明美國的霸主地位。當年的4月15日,朝鮮人民軍派出戰機在朝鮮近??沼驌袈涿儡姷囊患蹺C-121M偵察機,機上31人無一生還。事件迅速引發巨大國際關注,但美方最終未敢采取進一步軍事行動。
31人,無一生還
據報道,當時美國和韓國正在進行一場名為“焦點透鏡”的聯合軍事演習。這場演習是美韓雙方有史以來進行的最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習地點為韓國東北部海域。美國非常重視,投入其在韓國、日本各個軍事基地的最強武裝力量,還有部分參演部隊是從美國本土趕來的。為配合軍演,美國頻繁派出偵察機對朝鮮和蘇聯在遠東的軍事基地進行偵察。據美方相關資料顯示,僅1969年1月至4月間,美軍就出動偵察機上百架次沿朝鮮海岸線進行空中偵察。飛行路線相對固定,偵察重點區域包括朝韓邊境板門店地區、朝鮮首都平壤、中朝邊境鴨綠江地區以及蘇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艦隊等。期間,朝鮮對美軍頻繁侵犯領空偵察的行為多次提出嚴正抗議,但美方對此置若罔聞。
4月15日,當地時間早上7時,美軍一架EC-121M偵察機從日本東京附近的厚木海軍航空基地起飛。EC-121M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的大型偵察機,機上搭載的預警雷達等電子設備超過6噸重,具有很強的電子偵察能力。當天,機上成員多達31人,包括機組成員、技術人員以及精通韓語和俄語的語言學家,他們負責翻譯偵察機截獲的從敵方地面、船只以及飛機發出的各種語音通信。按照計劃,這架飛機在完成偵察任務后,將于當天下午降落在韓國的一處美軍基地。當地時間13時整,該機還與基地進行過一次例行通訊。但在13時47分,偵察機在厚木基地的雷達屏幕上消失。14時,當基地再次進行例行通訊檢查時,沒有收到任何回復,確認偵察機“失聯”。
實際上,就在13時47分,這架偵察機被朝鮮人民軍空軍派出的米格-21戰斗機發射的導彈擊落,飛機在空中爆炸后墜入大海。后經搜救確認,機上31人無一生還,但其中只有兩人的遺體被找到。事件發生后迅速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和激烈反應。美國方面是在第二天一早,即朝鮮發布消息稱成功擊落美軍一架偵察機后,才正式確認“失聯”的飛機是被擊落的。實際上,根據后來美方解密的資料,朝鮮人民軍的兩架米格戰斗機升空時,美軍的雷達很快就發現了危險,并立即通知EC-121M偵察機危險來臨,命令偵察機中止偵察任務進行規避,但為時已晚。
被擊落的飛機與被俘虜的船
美方解密的相關資料顯示,朝鮮方面為進行此次“致命一擊”進行了長期的策劃和準備。為對抗美軍的空中侵擾,朝鮮當時剛剛從蘇聯購買了一批新型的米格-21戰斗機。對此美軍一直高度關注。但這批朝鮮戰斗機是部署在朝鮮西北部、離首都平壤較近的平道,距離美韓軍演所在的日本海較遠。為避免被美方偵知,朝鮮方面悄悄將其中兩架米格-21戰斗機拆卸開來,用火車分批將飛機部件運到漁郎空軍基地附近的一處特大型山洞機庫中,將飛機重新組裝好。這處基地位于咸鏡北道,東臨日本海,方便戰斗機起飛后迅速出擊。
而在日本的美軍厚木基地,也有朝鮮派遣的特工在美軍偵察機升空時,就第一時間將情報用暗語通過電話傳回了朝鮮。朝鮮空軍選派兩名最優秀的功勛飛行員執行任務。兩架米格-21戰斗機在漁郎基地等待時機,選擇最佳時間點一飛沖天。兩架戰斗機各發射一枚空對空導彈,其中一枚準確命中敵機尾部,偵察機當即爆炸解體。而這一天,1969年4月15日,正是朝鮮領導人金日成57歲生日,朝鮮人民軍挑選這個日子痛擊美軍自有其深意。針對擊落美國飛機事件,時任朝鮮外交部部長樸成哲曾指出:對敵人入侵,不論是從陸地、空中還是海上的入侵,給予堅決打擊是使我們國家免于遭受大規模攻擊所必需的。
反觀美國方面,其實美軍挑選1969年這個時間節點進行美韓大規模聯合軍演,也自有其打算。1968年1月,美軍的一艘間諜船“普韋布洛號”偽裝成民船對朝鮮進行偵察。1月11日,普韋布洛號被朝鮮海軍俘虜,船上除一人被打死之外,82名美軍被俘虜。經過近一年的談判,最后美國不得不“低頭”向朝鮮道歉,朝鮮方面才釋放了美國的俘虜,但扣下普韋布洛號作為戰利品。在普韋布洛號事件中“吃癟”的美國人不甘心,這才有了1969年的“焦點透鏡”聯合軍事演習。
冷戰雙方聯手搜救
但想不到的是,偵察機被擊落再次打亂了美方的如意算盤。消息傳來,迅速在美國內部引發激烈爭論。在美國國會,鷹派議員提出要以“一切必要手段”堅決反擊朝鮮。但另一方的聲音則認為,這樣做只會再次將美國拖入“一場全面戰爭的泥潭”。而當時,美軍在東南亞正深陷越戰的泥潭無法自拔,以當時剛上任的總統尼克松為代表,許多美國人認為兩線作戰對美國不利,況且與朝鮮開戰還要考慮其背后中國和蘇聯的態度。當然,1969年美國已經看到了嚴重經濟危機的影子,這也被認為是美方未敢貿然行動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據披露,就在白宮方面討論應對方案的同時,一名美軍飛行員在駐韓美軍基地的停機坪上待命,準備向朝鮮發動核打擊。他的飛機上攜帶的原,威力是投向廣島的原的20倍。最終,美方決定放棄對朝鮮的報復性打擊,而是繼續進行更大規模的武力威嚇。此后多年,美軍偵察機收斂了不少。
美軍偵察機被擊落事件還促成了美蘇兩大對手在冷戰時期罕見的一次合作。事發后,美國次日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多國(其中也包括蘇聯)發出協助搜救的請求。蘇聯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軍基地距離事發地點海域不到250公里。最早趕到的蘇聯船只發現并打撈起了兩具美軍遺體。聯合搜救工作在4月19日結束,美方將偵察機上的其余29名美軍官兵暫列為失蹤。隨后,這29人在5月2日正式被宣布在軍事行動中陣亡。(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