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蜜蜂補償案例、拆遷蜜蜂賠償
2019-02-20 09: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鏈芳 虞瀟方 方少林
勤勞的小蜜蜂,一直給人很好的印象,但實際上,蜜蜂相互之間也會“打劫”,干些“盜搶”的勾當。這不,在嵊州市北漳鎮,就因為一場“蜜蜂大戰”引發了一起人與人的糾紛,讓原本師徒相稱的兩位養蜂人反目成仇。
去年9月初,涂某發現自己的蜜蜂大批量死亡,一個月不到的工夫,死了整整十五六箱蜜蜂。“蜜蜂是因吸入農藥才導致大量死亡,罪魁禍首就是一公里外的劉某在自家的蜂場內投了農藥。”涂某表示,這么多蜜蜂死亡,估計損失近13000元,劉某卻不肯賠償,希望通過調解獲取賠償。
蜜蜂死亡引發糾紛
今年56歲的涂某,是嵊州市北漳鎮北漳村的農戶,已經養了十幾年蜂。“當蜜蜂沒有足夠的花蜜可采時,會選擇攻擊其他蜂群,盜搶蜂蜜供自己享用,劉某說我家蜜蜂到他家蜂箱盜蜜,于是就在蜂箱門口下了農藥。”在涂某看來,這是蜜蜂自身的習性,他沒有也指揮不了蜜蜂們的行為。
說起涂某家蜜蜂大量死亡一事,劉某卻認為,這事跟他沒有關系。“我在自己家蜂場下藥,和他有什么關系,要賠也可以,但是之前他家蜜蜂來我家盜蜜的損失,也要好好算一算。”
多方調解達成協議
嵊州市金庭司法所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派出調解員了解事情經過。為具體了解蜜蜂盜蜜現象,調解員還特意咨詢了其他養蜂人士。“在外界蜜源斷絕的晴暖天氣,養蜂場常發生盜蜜現象,有的是強勢蜂群進入別群盜劫儲蜜,有的是各群互相盜蜜,還有的是進入室內儲放蜂蜜的容器里盜蜜。”在一些養蜂人士看來,明知有蜜蜂在盜蜜,但還在自家蜂場下藥,使對方蜜蜂死亡,是不符合行規的。
因為涉及專業的養蜂知識,且本地養蜂人圈子都不大,“羲之故里”調解室特意邀請了兩位專業養蜂人做“和事佬”。調解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對劉某講明法律事理和行業規則,勸其換位思考。經過調解員苦口婆心的溝通,劉某表示愿意賠償,同時,在調解員和養蜂人的勸說下,涂某也表示愿意減少賠償額。
最后,在金庭司法所、金庭派出所、養蜂人,還有雙方當事人親屬的共同調解下,雙方簽署了調解協議,劉某支付7500元作為涂某蜜蜂死亡的補償。雙方并約定,要以農業部頒發的《養蜂管理辦法(試行)》為依據,維護養蜂人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