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三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廣州三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招聘
視頻加載中...
南沙黃閣,豐田汽車產業園,廠房密布,車來車往。
市南大道旁,廣州三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人和機械奏響高效協作的“圓舞曲”,一條條不銹鋼管經過多道工序被加工為排氣歧管。每個月,6萬至7萬條排氣歧管走下生產線,成為廣汽豐田整車生產的重要組成。
這一場景的背后,是一個千億級的汽車產業集群。
1009265,這是廣汽豐田2022年全年累計生產的汽車數量。而根據廣州市工信局統計,2022年廣州汽車生產總量超310萬輛。也就是說,去年廣州制造的每三輛汽車中就約有一輛來自黃閣。
2004年,廣汽豐田在黃閣落地,此后的19年間,大大小小的汽車相關企業向黃閣鎮“靠攏”。一條以整車及零部件制造、技術研發、物流運輸、汽車展貿為主的汽車產業鏈逐漸成型,讓黃閣成為以汽車生產及汽車物流為主要產業的“千億級”工業重鎮。
一家企業與一座小鎮
提及黃閣,有兩大繞不開的關鍵詞,一個是文化標志——麒麟,另一個則是產業標志——汽車。
黃閣鎮與“車”結緣于本世紀初,此前,精細化工產業是其工業支柱產業。
2002年4月,廣東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了南沙開發現場會,拉開了南沙開發建設的序幕。與此同時,廣州要將汽車產業打造為支柱產業,布局了花都、開發區、南沙三大汽車產業基地,其中廣州豐田整車項目落戶南沙區黃閣鎮,以龍頭企業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2004年6月,豐田和廣汽集團在廣州市舉行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廣汽豐田)《合營合同》、《章程》的簽字儀式,并于同年9月正式對外宣布廣州豐田有限公司成立。
在掛牌成立儀式上,日本豐田公司名譽會長豐田章一郎感嘆道,豐田有一句廣告詞“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而當時廣州街頭卻鮮有豐田車,因此他希望能把完美的產品奉獻給消費者。
短短兩年時間,豐田章一郎的希望就逐漸在黃閣實現。
幾個月之后,也就是2004年11月,廣州豐田工廠建設開工儀式在黃閣鎮舉行,面積為187萬平方米,設計的年產能最高可達到21萬輛。
為了推動項目落地,省、市、區、鎮都下了很大的決心。黃閣鎮有關負責人介紹,最初項目用地是一片蕉林地,還有半個月就將迎來豐收。豐田公司來考察時,認為這里很難建成現代化的工廠。為此,政府部門積極與農戶溝通協調,一個星期內就將土地全部平整。這讓豐田公司深深感受到政府工作的高效,也堅定了他們在此建廠開發的決心。為了完善生活配套,政府部門還花大力氣建設了豐田員工宿舍小區廣豐苑,并規劃了地鐵線黃閣汽車城站和金洲站連通廠區與豐田生活小區。
此后,項目駛入快車道,2005年9月,廠房基本建成;2006年3月,所有設備安裝完備并進入試生產;2006年5月23日,廣汽豐田的首款轎車凱美瑞(camry)下線。在各方努力下,工廠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達到單班最大設計生產能力,并于10月份順利實現雙班生產;2007年3月28日,第10萬輛凱美瑞正式下線。
如今,10多年過去,廣汽豐田已深深扎根黃閣鎮,去年年底,其第5條生產線也在黃閣建成投產,形成100萬輛的產能。同時,廣汽豐田也在圍繞燃油汽車、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四大板塊不斷做優做強。
龍頭帶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豐田汽車項目的落戶,帶來的不僅僅是整車生產,也產生了巨大的規模效應、集群效應,讓汽車配套相關產業不斷在黃閣鎮聚集。
事實上,在整車生產之前,汽車零部件生產就已經在黃閣進行。
2004年2月,總投資22億元的廣州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在黃閣奠基,起步規模年產30萬臺,其中20萬臺用于出口。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廣州愛德克斯汽車有限公司、廣州豐鐵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電裝(南沙)有限公司等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相繼落地。
2005年11月,廣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的AZ轎車發動機正式下線,結束廣汽集團無轎車發動機生產的歷史。
至2005年底,占地面積達100萬平方米的汽配產業園在黃閣初具雛形,園內已有30多家汽配產業項目落戶。
在此背景下,廣州三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也來到黃閣。2004年,廣州三五由日本三五公司(85%)和日本豐田通商公司(15%)共同出資設立,主要開發、設計和制造汽車發動機機外排放控制裝置、汽車排氣消聲系統、汽車觸媒系統、車門防撞桿、儀表盤固定架、汽車焊裝夾具及相關部件。相關零部件供應占到廣汽豐田整車生產的90%。
“我們來的時候這里一片荒蕪,現在這里已經基本建成了先進的工業園區,交通也四通八達。”廣州三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務財務部副部長王中梅表示。除了生產車間,廣州三五也在黃閣建立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為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多款車型研發汽車配件,是日本三五公司的首個海外研發中心。
目前,落戶黃閣的規上汽車配套零部件供應企業有16家,安道拓項目建成投入正式生產,海縫新工廠、吉興、東亞汽車、豐橋等汽車配套新項目也在加快建設。
除了汽車零部件產業之外,其他汽車相關的產業也在黃閣“多點開花”。
2006年6月,位于黃閣鎮沙仔島的廣州港南沙汽車滾裝碼頭建成投產,一次可停放汽車2萬臺,車通過能力達100萬臺,是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條件最好的汽車滾裝船碼頭之一。
如今,沙仔島平行進口車交易中心、廣州港南沙汽車碼頭、廣州港海嘉汽車碼頭、近洋國際汽車碼頭在建項目等多個重點項目落戶黃閣,構建起亞洲最大的汽車滾裝船專業碼頭群以及全國第二大平行進口汽車口岸。
瞄準汽車生產廢料的再生綜合利用,廣州市綠駿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來到黃閣。該公司為企業提供生產廢棄物處置方案,通過微加工,將上游廢棄物轉化為適合下游使用的材料,從按尺寸分類升級到按元素進準配送(包括錳、鉻等含量),低碳節能地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
“黃閣工業企業眾多,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更多的合作可能。目前,我們已和黃閣的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聯動,派駐專人到企業駐點,將生產廢棄資源回收利用前置化。”廣州萬綠達集團有限公司鋼鐵汽車事務部拓展總經理黃忠表示,“此外,黃閣以及南沙的區位優勢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輻射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其他地市。”
今年,綠駿拿到了整車拆解的資質。在汽車生產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之后,未來,這家企業也將陪伴一輛輛汽車走完最后時刻。
聚更長的鏈,造更“未來”的車
汽車產業集群超千億之后,黃閣的未來該往哪一方向前進?在新能源浪潮下,區鎮兩級正積極布局,積極謀變。
根據《南沙區汽車產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南沙將打造“一核四區一窗口”的汽車產業空間布局。
其中,黃閣國際汽車城是作為核心的存在。圍繞“智能制造、創新研發”兩大板塊,重點打造智能、創新、開放、共享、生態的國際汽車城。以廣汽豐田為龍頭,在整車制造、動力總成、節能汽車關鍵部件制造等領域全方位布局,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配套企業集聚發展,構建研發創新、生產制造、生產服務的全產業鏈條。
在此前的采訪中,黃閣鎮有關負責人表示,黃閣鎮正將一些閑置、低效的土地資源盤活起來,打造一些高端新型的產業園區,重點圍繞未來汽車關聯業態,引進系列中小型細分領軍、隱形冠軍和未來新星企業。
同時,《規劃》也指出,要堅持南沙一盤棋,以大崗汽車產業園片區、萬頃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片區、慶盛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明珠灣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片區為支撐,以沙仔島國際汽車展銷貿易中心作為窗口。
也就是說,未來黃閣的汽車產業集群除了繼續延鏈補鏈之外,也要積極聯動南沙其他區域的芯片制造、新能源電池等高新技術企業,打造一條更長的“泛汽車”產業鏈,營造更完整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將南沙乃至廣州的汽車產業這塊“蛋糕”做大做強。
另一方面,對于黃閣而言,在汽車產業的帶動下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城市發展能級,推動產城人文的進一步融合發展,也是下一步的發展重點。
以城聚產,以產塑城。當前,國家正在積極推動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黃閣國際汽車特色小鎮已列入廣東省特色小鎮培育庫名單。黃閣致力于全域打造汽車小鎮,走“以產促城,以港興城,港產城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助推粵港澳三地攜手共建大灣區創新創業高地、產業服務區、優質生活示范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汽車產業及相關高端裝備制造業高度集聚生產型總部基地和高質量發展區域創新服務平臺的“國際汽車特色小鎮”。
在此基礎上,黃閣將積極發展汽車文化旅游,打造汽車改裝基地、汽車主題碧道、二手豪車交易、汽車營地等汽車體驗場所,并加快集聚一批生活務項目,結合南沙區文化產業布局和本地特色,將黃閣特色歷史建筑打造為展現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相融合的“網紅打卡地”,提升城市綜合文化實力。
隨著商貿產業和文化生態不斷發展,黃閣將真正實現從“汽車小鎮”向“國際汽車城”的蝶變。
【文字/攝影】南方+記者 任燚
【剪輯】 李蘭錦
【通訊員】鄒莉清
【作者】 任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