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工作原理
本文作者:李壯哲 | 小鵬汽車動力總成中心 工程師
純電動車和傳統汽油車有什么不同?有人說是出行方式的改變,也有人說是一場能源的變革。
純電動車和傳統汽油車最大的差異體現在車身結構和動力來源上。在車身結構上純電動車告別了傳統汽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由電池包(簡稱BMS)、電機替代;在能源方面,由汽油轉變到電能。
當前純電動汽車的構造,電控系統方面,主要分為高壓器件跟低壓器件。高壓器件主要由整車控制器(VCU)、電機、電機控制器(IPU)、電池、充電機(OBC)、DCDC、高壓分線盒(PDU)、空調壓縮機、電加熱器(PTC)等組成。低壓器件主要包含各類傳感器、如油門踏板、制動踏板、電子水泵、電子風扇、真空助力泵、剎車燈、充電燈、擋位傳感器等。
可見,各類高壓器件通過CAN總線與整車控制器(VCU)進行交互,低壓附件由硬線與VCU的I/O端口進行通訊。因此,關于純電動汽車的三電調試,主要是圍繞著整車控制器VCU進行邏輯功能調試,調試內容主要集中在低壓系統調試、上下電調試、高壓系統聯合調試、充電調試等。
包含傳感器類的電器功能調試以及傳感器標定。
傳感器類電器功能調試主要分為模擬量輸入、數字量輸入和數字量輸出。模擬量輸入主要有加速踏板傳感器信號、制動踏板傳感器信號、擋位傳感器信號、巡航開關模擬信號、真空壓力傳感器信號等,主要將傳感器的輸入電壓信號給到VCU,由VCU對各類電壓信號進行處理,轉換成相應的輸出信號。數字量輸入主要有制動開關、高壓互鎖信號、碰撞信號等,通過輸入布爾信號給到VCU,由VCU進行該類信號的判斷及執行處理。另外,VCU通過控制低邊/高邊驅動端口來實現數字量輸出,實現控制功能。如低壓器件的各類繼電器開閉控制、充電燈開閉控制、電子風扇開閉控制、水泵開閉控制、電池閥開閉控制等。
傳感器標定。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標定,由于各類硬件的許多參數是可調的,因此把這些參數調整到最合適的運行狀態,并予以確定,這個過程就是標定。由于各類傳感器的電器特性不同,需要對傳感器進行標定。標定范圍主要集中在傳感器特性曲線的有效范圍內。如油門踏板,根據初始位置跟末端位置的電壓值,映射到0~100%的開度。其他類型的傳感器標定方法類似。常用的標定工具有INCA、Canape等,配合CAN卡可實現標定功能。
上電調試是指純電動汽車完成上高壓的過程,使高壓器件具備工作的條件。下電調試是指純電動汽車完成下高壓的過程,停止整車的高壓器件工作。
上電過程調試主要為檢測BMS、IPU、DCDC的預充情況、高壓器件工作模式的切換(如Standby模式切換至Work模式),整車高壓互鎖功能是否正常、Can網絡通訊報文發送及與VCU交互是否正常等內容。如果在上電過程中出現上電失敗,則需根據VCU的上電時序進行排查,常見的故障類型有高壓互鎖斷開、預充失敗、各高壓器件控制器報文發送周期異常等導致。
下電過程調試主要為確認BMS斷開高壓繼電器,IPU放電成功,BMS/IPU/DCDC工作模式的切換,Can總線休眠等。
簡單地說,就是各種高壓功能器件組合起來一起進行調試,確保可正常運行,保證車輛的功能完整及安全。往復雜地說,高壓系統聯合調試主要包括BMS功能調試、DCDC功能調試、擋位切換功能調試、空調壓縮機調試、PTC采暖調試、車輛動態形駛功能調試等。
電池管理系統(BMS)功能調試。調試過程中,主要關注BMS的充放電功率能力、SOC(剩余電量比值)、單體電壓、溫度、絕緣監測、系統有無故障、與VCU(整車控制器)相關的工作時序等內容;
DCDC功能調試。DCDC主要是講高壓直流轉換成低壓直流,供整車附件工作。調試時,主要關注DCDC是否響應VCU(整車控制器)的使能指令,DCDC的輸出情況,確保低壓輸出正常,預防整車饋電,控制器無法正常工作。
擋位切換功能調試。車除了一般行駛過程的換擋操作調試以外,尤其關注P擋控制器是否正確響應VCU(整車控制器)的請求指令,正確掛/解P擋。
空調壓縮機。空調壓縮機的作用主要為駕駛艙的制冷及響應VCU的請求給BMS制冷。調試時,需要分2個場景執行。駕駛艙的制冷可以通過車內的AC按鈕開啟,觀測空調壓縮機的工作狀態。給BMS制冷可通過標定手段,使VCU向空調壓縮機請求給BMS制冷,觀測空調壓縮機是否響應。
PTC采暖調試。PTC(熱敏電阻)的采暖跟空調壓縮機類似,主要也分為駕駛艙的采暖和響應VCU(整車控制器)請求給BMS(電池管理系統)采暖。一般車輛會帶2個PTC,一個提供給駕駛艙回路采暖,另一個提供給BMS采暖使用。調試手段與空調壓縮機一樣,分駕駛艙請求跟VCU向PTC請求2種方式,觀測各個PTC是否響應。
車輛動態形勢調試。動態行駛調試主要是電機的調試,開始狂踩油門了!VCU根據駕駛員的踩油門意圖,判斷并發起扭矩請求,此時IPU(電機控制器)響應VCU(整車控制器)的扭矩請求,進一步驅動電機工作,使車輛進行行駛。可以通過儀表上觀測到車輛的車速、功率消耗等信息。
充電調試主要是給BMS進行充電,保證車輛有足夠的驅動能源。充電分為慢充跟快充,未來會進一步發展到超充。充電的流程及時序應符合國標標準。調試時主要關注VCU的充電流程、BMS的響應時序、充電機的響應時序、充電樁的響應時序等。下面圖片簡介了一種慢充的時序流程。調試時根據時序,對VCU、BMS軟件進行觀測,看是否符合時序流程圖。通過Can報文等信息判斷充電過程是否正常,確保充電流程及充電電流等符合設計要求,保護電芯。
通過完成以上的調試內容,整車的三電系統調試基本結束,車輛基本具備正常的電器功能,可正常使用及行駛。在后續的調試工作中,會更加注重VCU(整車控制系統)相關的邏輯控制問題。在車輛出現相關的故障后,根據故障的內容,定位到VCU的軟件功能邏輯模塊,查找軟件的Bug,進一步優化。通過完整的測試用例功能測試后,VCU軟件具備完整的功能,則可凍結,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