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門汽車—對開門汽車有哪些
高合汽車,或許你對這支新勢力品牌并不夠了解,但相信也對HiPhi X那炫酷的展翼+對開門有所耳聞。如今,高合旗下第二款產品HiPhi Z來了,不僅保留了對開門,還定位中大型四門GT,起售價達到61萬元。如果你的反應是“這車值這么多錢嗎”,這篇文章也許能告訴你答案。
本次試駕的為五座版車型,采用卡其綠車漆搭配古銅色飾條,非常突顯機甲風格。同時,在陽光下這套車漆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反光效果。
網友常用“概念林志玲,量產羅玉鳳”,來形容那些概念車與量產車階段,顏值差異較大的產品。顯然,HiPhi Z絲毫不會受到這個問題困擾,這臺車真的太像是概念車了,猶如《賽博朋克2077》周邊產品一樣,停放在路邊時甚至有一種“不真實感”。
兩側的第二代PML可編程智能大燈,內置260萬片反射微鏡,系統獨立的夜視攝像頭和運算芯片,可提供精準的全場景自適應照明,且支持燈語交互與投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HiPhi Z直接將前翼子板延伸至了大燈兩側,但大多數車型往往會讓前保險杠承擔“剮蹭高發區”的任務。
整車融入了大量空氣動力學部件來優化風阻,AGS主動式進氣格柵可隨車速自動打開閉合,開啟時整個格柵會如鱗甲一樣展開,很有辨識度。
新車全系提供兩款22英寸輪圈,實拍車輛搭載的戰甲風格鍛造輪圈為選配。其外圈的雙色部分為軟性橡膠嵌件,可以保護輪圈免受剮蹭。輪胎規格上,前255/45 R22、后285/40 R22,對于一款轎車來說十分夸張。
尺寸上,新車長寬高為5036/2018/1438mm,軸距為3150mm,官方將其定位為GT車型。整車寬高比達到1.40:1,車輪車高比達到0.56:1,寬且低矮,巨大的車輪還有著夸張的視覺效果。
星環ISD光幕系統在前部、側門與尾部均有布置。側門ISD智能交互燈雙側共由1314顆LED組成,前后門貫穿的陣列LED可以逐行逐列顯示語句,甚至能顯示一些搞怪的表情。
漂亮的電動對開門具備電吸功能,在打開時儀式感拉滿。點擊B柱上的按鈕就可電動開啟或關閉,同時也可手動進行關閉。不僅開啟角度非常大,車窗和B柱位置還加入了物理防夾條。
不過在體驗上,后排乘客上車時要盡可能站在B柱位置,如果正對車門會導致電動門感應到障礙物而中斷開啟。
來到車尾,這或許是HiPhi Z最能體現概念車風格的部分,從車頂延伸而下的一體式尾翼非常漂亮,下方還加入了電動尾翼,可在車速達到80km/h時自動開啟,優化空氣動力學表現,也可在任何需要之時手動開關。
不難看出,設計團隊在高合汽車的“話語權”,例如尾門中間的黑色飾板,除了容納攝像頭與尾門開啟按鍵外,最大的“功能”或許就是營造出更強的機甲風格。甚至整個后風擋都不具備功能性,為設計感做出了讓步。
后排后方區域為封閉式設計
作為一款中大型四門GT,HiPhi Z的后備廂空間并不算充裕。由于后排后方采用了完全封閉式設計,駕駛員需要通過外后視鏡與流媒體后視鏡來觀察后方情況。
內飾和外觀風格高度統一,也是HiPhi Z的一大亮點。翻毛皮、幻彩NAPPA真皮、金屬飾件以及亮黑色飾板,很好地融入進了復雜的內飾線條之中,質感營造到位。不過,這也讓HiPhi Z少了幾分雍容的豪華氣息。
除了常規的氛圍燈外,新車門板上的燈帶也很有創意,流水式面板氛圍燈通過麂皮上的鐳雕打孔,呈現出若隱若現的效果,非常漂亮。
方向盤的鏤空盤輻造型非常獨特,尺寸不大但握感很不錯。兩側功能按鍵的手感清晰,并在方向盤頂部加入了LED燈帶,可以和轉向燈進行聯動。
官方稱這塊大屏為“多軸位移車載數字機器人HiPhi Bot”,通過4自由度8向可調、高速運動的機械臂。可實現前后移動、橫豎屏切換、前后左右高頻擺動。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來說無論是比亞迪的大屏,還是蔚來的NOMI在運行時都會有電機的聲音,而HiPhi Bot在工作時幾乎是完全靜音的。
車機系統中的動畫由UNREAL 3D引擎進行渲染,動畫的流暢性還是很不錯的,UI界面也設計為了機甲風格,而并非目前主流的簡潔扁平化風格。
此外,23揚聲器的雙千瓦級(2820W@10%THD,1920W@1%THD)英國之寶音響系統,整體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本次實拍的為五座版車型,前后排座椅采用了不同的風格,前排座椅造型更偏向運動,且加熱/通風/按摩功能一應俱全。
后排則更注重寬大的豪華風格,雖然是五座版本但依然提供了帶控制屏的大尺寸中央扶手,并支持加熱功能與靠背角度可調。前后排座椅的填充都很強調支撐性,整體略顯偏硬,但包裹感很不錯,特別是后排的超大尺寸頭枕體驗很棒。
分段式的全景天幕一直延伸至了后排乘客的頭頂,雖然增加了頭部空間,但無遮陽簾設計,相信難免會遇到夏季曝曬后乘客頭頂過熱的問題。
動力上,新車搭載前/后雙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672Ps,綜合最大扭矩820N·m,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8s,搭載120kWh三元鋰電池組,CLTC續航里程達705km。
新車采用前雙叉臂式/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空簧與CDC連續阻尼可調減振器,提供4種懸架高度,可進行軟硬、高低自動調整。全速域主動后輪轉向系統,轉向角度雙向共13.2°,轉彎半徑僅為5.7m,對于一款車長超5m的車型來說,可提升城市駕駛的靈活性。
本次試駕的場地為位于牙克石的冬季測試場,坐擁0-100km/h加速僅需3.8s的實力,即便在冰雪路面也可以感受到HiPhi Z的動力儲備,特別是中后段的加速還可以非常迅猛。
HiPhi Z雖然采用了與HiPhi X相同的架構,但在運動性表現上展現出了不同的風格。整個底盤的反饋厚重且扎實,即便在雪面上進行高速過彎,也可以感受到充分的側向支撐性,重心轉移時幾乎察覺不到多余晃動。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試駕的這臺試裝車,并不能完全關閉牽引力控制系統,即便在雪地中猛打方向并深踩加速踏板,電控系統也會竭盡全力穩定住車尾,搭配扎實的懸架反饋,動態表現非常穩健。
輔助駕駛配置上,新車搭載英偉達DRIVE Orin+德州儀器TDA4雙芯片,全車配備包括1顆瞭望塔式激光雷達在內的32個輔助駕駛傳感器。
寫在最后
作為一款售價區間61-63萬元的新勢力車型,高合HiPhi Z出色的外觀設計與內飾創意,展現出了與市面上其它車型截然不同的鮮明個性。同時,其幾乎配備了目前新能源車型上可以看到的大部分配置,特別是底盤表現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無論如何,HiPhi Z都并非是一臺“樣子貨”,甚至整體表現比HiPhi X還要更加成熟,可以感受到研發團隊的用心。它或許不會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但如果你希望在馬路上賺足回頭率,那么這臺車有實力進入你的購車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