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長沙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地址)
沖壓、焊裝、涂裝、總裝……比亞迪長沙雨花區工業園,各類機械臂默契配合,有序完成一道道高精度、高強度的工藝。2022年,比亞迪在湘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持續坐穩行業龍頭地位。
從雨花經開區起步,比亞迪落地長沙轉眼已14載。14年里,公司從單一汽車產業做起,逐步完成乘用車、電子、電池、零部件等全產業布局。如今,湖南已成為比亞迪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和零部件產業鏈戰略性基地。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總經理易瓏表示,搶抓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戰略機遇,從生產端、消費端雙管齊下,把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改革有機結合,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跑者。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
長沙比亞迪公司大樓,“技術為王,創新為本”8個大字多處可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公司高速發展的8字箴言。
多年來,比亞迪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把握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在戰略布局上領先一步,在技術、產品上尋求突破。
創新意味著變革,比亞迪不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03年,比亞迪在全國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彼時正值合資燃油車在中國市場井噴式爆發,業界普遍投來質疑的目光。2008年,比亞迪推出全世界第一款插電混動汽車F3DM,把中國人造新能源車的夢想變成現實。
汽車發展的歷史轉了一個圈,只是如今這種井噴式發展輪到了新能源汽車。比亞迪近幾年的“狂飆突進”,正是20年前超前戰略布局的結果。
去年5月,比亞迪發布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再次掀起業內技術革新。這一技術可最大程度提升電池安全性能,同時降低電池設計對車輛其他性能的影響,讓電動汽車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技術創新向來是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在公司內部廣為流傳著一個“魚池理論”,即比亞迪有一個技術魚池,里面養了許多魚,市場需要時就撈出來一條。
從刀片電池、E平臺3.0、DM-i超級混動再到CTB技術,比亞迪在技術上一次次突破,產品也在市場上全面開花,孵化出秦、漢、唐、宋、元等系列爆品。
2022年,比亞迪實現營收4240.61億元,比上年增長96.2%,再創歷史新高。
雙向奔赴,實現共贏
走進比亞迪寧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自動生產線上硬件、軟件智能互聯、火力全開。為確保產品如期交付,連日來工廠搶速度、趕進度,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基地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落戶以來,寧鄉高新區零距離協作、全方位服務,13天完成70萬立方米土地平整任務,幫助該項目提前40多天進入基礎施工階段。同時,寧鄉高新區安排專人實行項目審批全程代辦,最快速度完成了企業注冊和設計評審等前期手續,項目于2020年12月投產。
這是湖南各級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紓困解難的縮影。近年來,我省持續開展“紓困增效”、“萬名干部聯萬企”等行動,建立常態化幫扶企業機制,著力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雙向奔赴,實現政企共贏。長沙雨花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陳海波介紹,在比亞迪帶動下,先惠智能裝備(長沙)等一批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落戶園區,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進一步提升。
政策加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2月,我省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支持政策,就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支持示范應用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出臺14條政策措施,以超大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湖南堅定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為公司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機遇?!币篆囌f,比亞迪有信心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在核心技術、產品矩陣等方面繼續突圍。